聚焦均衡、优质、有温度
济南教育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2020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潘世金 夏侯凤超
实习生 赵长春         

投入18.1亿元
资助经济困难学生71.9万名

  五年来,济南教育践行“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在脱贫攻坚战中,教育系统尽锐出战,最大限度调动资源,最大程度动员力量,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完善精准控辍保学模式,10339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得到有效教育保障。完善“奖、贷、助、补、免”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精准资助体系,5年来,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1.9万名,资助金额18.1亿元,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实施两期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在全省率先实现特殊教育全免费教育,率先出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工作流程,建立区域特殊教育发展共同体,最大程度保障残疾学生教育获得。
  同时,选派729名干部教师赴湘西、武隆、临沂开展支教帮扶,为三地培训校长教师590名,招录帮扶地学生到我市中职学校免费就读,面向帮扶地全面开放济南“空中课堂”,圆满完成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任务。
解决入园难问题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7%

  “入园难、入园贵”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问题,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济南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方面的问题,采取了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实施学前教育增量工程等多项措施。
  据介绍,济南市连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公办幼儿园就读幼儿占比达53%,提前超额完成国家及省定80%和50%的目标任务,构建了“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纮表示,2016年-2019年,济南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35.9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7.84%。远远超出全国14.85%的年均增长率。2018年,建立了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制度,到2020年,全市累计投入生均经费7.13亿,有力支持了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近三年来,全市新建、改扩建提升公办幼儿园280余处,增加学位近6.9万余个,并通过内部挖潜改造,持续增加公办幼儿园招生能力。
  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兴办普惠性幼儿园。通过发放生均公用经费,调动民办幼儿园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园790处,占民办幼儿园处数的68%。在园幼儿12万余人,占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6.8万人的73%。
  全市94个镇街建成105个中心幼儿园,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全覆盖。中心幼儿园的全覆盖,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济南市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幼儿园网格化触点式管理指导意见》《济南市全面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济南市幼小衔接攻坚行动计划》,引领全市幼儿园遵循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十四五期间,济南学前教育将以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为总目标,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幼儿园精细管理和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让家门口的幼儿园成为群众最满意的风景线。”王纮说。
三年新建改扩建
中小学校幼儿园516所

  随着济南市城镇化的加快,市区人口大量增加,适龄人口入学压力持续加大,济南市教育局为解决好“入学难”问题,采取了多项措施。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绍辉介绍,为解决好“入学难”问题,2017年,济南市立足“全面二孩”政策、新型城镇化,编制实施《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自2017年以来,全市已完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16所,建设量领跑全省、领先全国。2019年,继续编制了《济南市2019-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持续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另外,全市也已提前化解了大班额和居住区配套园整治任务,均排名全省第一。
  “济南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集团化办学,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携手共进,办好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王纮介绍,济南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建设率达85.2%,基本实现了“新建校办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的发展目标。持续推进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稳妥推进济莱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中考、高考质量不断取得新突破。
  济南教育的“温度”还体现在教育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得到有效教育保障。“零择校、零择班”,坚守高质量发展底线;“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三类学校创建培育,增强学校高质量发展动力;“减负提质”十大行动,实现校内外减负和整体质量提升双促进。按照“全纳、平等”的原则,今年秋季入学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9622人,体现了城市的温度。
  关注生命成长,开展学生生命教育,开通青少年心理关爱专线,推进体质健康、近视防控、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开展“家访进万家,满意在教育”实效家访为引领,以培育1000所家长学校和100个家长学校示范校为依托,打造“泉家共成长”家庭教育服务品牌,实现家校社协同发展,共谋育人良策、共促学生成长。
实现主城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 72万学生受益
  “十三五”期间,济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品木介绍,“十三五”期间,济南市聚焦人才培养体系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抓重点、补短板,推进以纵向贯通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和横向贯通的“理论+实践”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推出8大类100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同时,聚焦破解“小胖墩”“小眼镜”问题,加强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全面普及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着力推进近视防控。研发劳动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历练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劳动本领。全面加强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建济南市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关爱专线,精准实施危机干预。
  为解决学生午餐和早晚接送难题,济南市推出“两项服务”,实现主城区学校“食堂+配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全市约72万学生受益,成为教育惠民新模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积极抗疫,在全省率先开启济南“云课堂”,开放数字教育资源3729.3万个,课程下载量2.78亿次,教育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全市3195所中小学幼儿园和52所驻济高校平稳有序开学复课,复学核验50条等多项经验在全省推广,多项经验被誉为“济南模式”。
  近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会获悉,“十三五”期间济南教育聚焦均衡、优质、有温度,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晒出亮眼成绩单。
  新建学校——济南市历下区熙华小学。
  济南市市中区泉海小学开展书法教育。
  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场教学现场会。
  扫码观看主题报道
  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学校开展体育特色教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