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树德,塑造全面发展的历下学子
济南市历下区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
2020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丛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劳动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抓手。2020年,国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后,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积极进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推进,带领全区中小学共同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新模式。
扫码观看历下区 劳动教育报道
山东省济南锦屏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生态教育相融合
  2020年,一场讲石榴、画石榴、采石榴的校园活动在济南锦屏学校热闹上演,这是学校丰富学校劳动教育所举办的第一届石榴节。
  在济南锦屏学校,有一个“红领巾种植园”,分成了多块种植园区,这些地块栽培常见的蔬菜和花卉,全部由学生完成翻地,整地,播种等种植全过程,后续的施肥浇水捉虫等工作也均由学生自己负责,既让学生体味到劳动的辛苦,也品尝了收获的快乐。
  学校生物、地理、语文等学科老师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研究植物结构,撰写成长日记等,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在充分开发校内各种资源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打通家庭、社会等校外资源,再次为劳动教育赋能。”校长陈怀智介绍,济南锦屏学校是一所国际生态化学校,学校始终将劳动教育与生态教育密切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课程和活动,将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
  今年的超长假期里,学校就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学校第一届劳动节,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发了针对性的劳动项目,探索体现实效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出校园,济南锦屏学校的同学们还变身“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学校为“文明之源”,将文明理念传递开来。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也开展了帮助父母做家务、学做拿手菜等活动,让劳动教育伴随学生成长。
  此外,学校还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在其酿造车间、陶艺工作室等参观实践,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劳动实践平台。
  立德树人,劳动教育不可或缺。陈怀智说,未来,济南锦屏学校会继续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中,与生态教育、阶梯德育等学校特色德育工作相融合,增强学生会生存、会生活的实际本领,在劳动中感悟美、创造美,得到成长。

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家校携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
  金秋10月,是收获的季节,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的“快乐农场”拔萝卜、挖红薯,忙得不亦乐乎。在这片900平米的农场,老师带着学生们春天栽种、挖土、播撒种子;秋天拔萝卜、摘黄瓜、收油菜……人人化身“小农夫”,班班都有“责任田”。
  不同于传统的农耕课程,老师将教室“搬”进农场,学科知识在此深度融合。语文课上,老师开展了种花生、栽培室内水培植物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美术课上,同学们来到农场,通过绘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变化;数学老师则带领学生测量土地的长和宽,计算耕种面积。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近年来,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成立劳动教育项目组,在校园打造“快乐农场”、开展校园科技节,通过美耕课程、践能课程、科技课程三大劳动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的种子深深地播进孩子们的心里。
  在“践能课程”中,每个年级学生都有对应的主题劳动教育课程。整理小书包比赛、系红领巾比赛、“小巧手钉纽扣”等不同年级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掌握劳动技能,真正爱上劳动、爱上学习。
  加强校内各种资源优化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贯通家庭、社会等校外资源,形成劳动教育的整合力。为了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开展“优秀劳动育人家庭”评选,引导家长共同参与;打造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格局,学校成立了家校亲子劳动基地,形成服务社会、共建公益劳动的社会形式。
  “以劳树德,让每个生命绽放美好,是我们教育人的使命与责任。”校长高红燕表示,在学校多维度的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悟、在悟中创,让每一位盛福学子从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创造劳动,在劳动中塑雅成美,在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中茁壮成长。

济南市大明湖小学:创新劳动形式,开展“孝心”课程
  2020年劳动节前夕,济南市大明湖小学围绕母亲节和劳动节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自编了母亲节的德育课程,并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学生们通过一周的时间来学习一项家务劳动技能,比如和面时,水、面、酵母的比例怎样才更科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开动脑筋,寻找最优方案,总结劳动技巧,在劳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父母长辈常怀感恩之心,让学生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成果。
  将孝心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济南市大明湖小学的“孝心”课程。学校通过让学生做家务、整理自己的物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引导学生自理自立,让学生在劳动中增长智慧,在劳动中学会感恩、回馈父母,切实发挥了劳动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据了解,每年大明湖小学都会通过开展“劳动小达人”“劳动智动师”“红领巾小志愿者”等不同劳动形式,创新活动方式,从生活劳动、智力创造、社会志愿三方面,让明湖学子感受劳动的快乐。
  结合“校园科技节”,大明湖小学创新劳动形式,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智动师”活动。从日常生活做起,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小事情,学生们大胆进行创造,发明生活中节省成本、体力、时间的小制作,体现新时代科技劳动带来的快乐。
  每逢假期,济南市大明湖小学经常以“假日雏鹰小队”的形式,积极组织全体队员走进社区,以打扫楼道、宣传垃圾分类、在公益场所做志愿者等形式,引导学生们在社会大家庭中体现劳动的价值,懂得了劳动的意义,争做小小文明志愿者,人人为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凸显“泉城小主人”主人翁意识。
  不同的劳动形式,不同的劳动体验,可以收获同样的劳动快乐。济南市大明湖小学将通过家校合作,让劳动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进而培养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提升学生们的劳动品质,以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济南市历下区科苑小学:让学生在“劳”中学习,“动”中成长
  在济南市历下区科苑小学校园里,教学楼后方、小竹林、操场四周的绿色地带都变为各班的综合种植园、花卉园和蔬菜园,孩子们亲切地把劳动基地以“科苑”二字分别命名为“科技试验田”“苑艺种植圃”。
  在校外,学校对接了专业的劳动实践基地,通过校内外的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进而培养他们自主、自强、自信的个人品格和观察、思考、探究的学习品质。
  校长吴玲介绍说,学校在学生劳动的基础上,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编写了《劳动最光荣-点亮学生生命底色》劳动教育教材,目前已经在全校广泛开展。
  从融合劳动光荣文化理念入手,再融合德智体美“五育并举”,济南市历下区科苑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让每个年级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十个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高动手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生命自由绽放,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吴玲说,以“融合传统文化,融合德智体美”为劳动教育理念,学校构建了“两融合(传统文化+德智体美)、四聚焦(以劳赋能+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三评价(学校班级+家庭家长+社会社区)243模式”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形成了“立德为本 树人无痕”的实施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起“我劳动 我光荣”的理念,培养每一位科苑学子“外显有规 内涵有德 文质兼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