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研学样板”
2020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祖锋
  游走在即墨古城,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处处充满诗情画意。置身其中,感受着一砖一瓦的文化底蕴,聆听着一牌一坊背后的历史故事。穿梭于学宫、文庙、县衙、城墙、街巷、墨园……这座千年古城无不在传承弘扬着优秀传统文化,见证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即墨,这座2500年前齐建置,2200年前秦代设县,现址建城拥有1400多历史的古城成为岛城独树一帜的新文化聚落,文旅新地标,自开放之初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便吸引着莘莘学子的目光,打造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研学样板。
  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即墨古城成首批研学旅行基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00多年前,先贤孔子便杏坛设教,开启了体验式教学的新篇章,成为我国研学旅行的奠基人。即墨古城传承千年历史文脉,成为开展研学教育的首选,感知传统文化,接受文脉熏陶。
  即墨,始载于《战国策》《史记》等典籍,秦代置县,隋朝迁现址建城,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棚户区改造中诞生的即墨古城,成为青岛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即墨文庙始建于元代,至清同治十年,历经23次修葺和扩建,形成完整的儒学文化建筑群,1929年毁于战火,重修后于2017年5月开庙,并持续举办开笔礼、成人礼、祭孔典礼等传统仪式,不断发挥其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化作用。经过持续六年的精工细作,即墨古城复建完成,全部对外开放。
  2019年,青岛市教育局公示了《青岛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名录》,即墨古城赫然在列,至此,一场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文化碰撞的研学之旅拉开帷幕。
千年古建重现
研学之旅感受文化熏陶

  走入即墨古城,学生们入棂星门,过泮桥,经乡贤、名宦祠,整冠肃立于大成殿前,“俯心、高揖、拜、兴”,伴随着庄严的礼乐,在习儒拜圣中,深刻感悟国学文化,牢记尊师重教、求真向善的传统美德。“走进古城,让我们了解到即墨厚重的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家乡的未来。”参加“研学游”的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即墨古城,牌坊街上聆听历史典故,即墨文庙参加拜师礼,体验一次历史与现代交融之旅。
  即墨古城学宫将南方园林风格与北方建筑模式巧妙融于一身,在古城复建时,古时的“学署园”也重现了人间,学宫连同“一池、一邱、一亭”墨园三景一起落成。走进漆梁画柱的学宫明伦堂,《即墨古城宣传片》《即墨文庙学童开笔礼》《成人礼》等介绍即墨古城的影像资料,吸引学生们认真观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的“明伦”二字,激励着学生们知书识礼。
  总督三边坊、世步青云坊、湖广总督坊……穿梭于高耸的牌坊群间,学生们聆听着黄嘉善戍守功绩,杨氏父子勤政爱民,郭清廉风骨的历史典故,在这场穿越千年之旅中,即墨先贤的高贵品格深刻心间。
古城成学校“第二课堂”
去年接待近5000名学生

  今年7月,修缮后的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墨县衙正式对外开放。即墨县衙是目前山东省唯一保存至今、三堂俱存的衙署。县衙建筑群、楹联匾额、内部展陈以及德廉文化街,彰显着衙署文化的丰富内涵。随着即墨县衙开放,还将在县衙常态化演绎童恢训虎、郭洗堂、康霖生断案等历史典故,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无不深深吸引着学生们,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据悉,仅2019年,即墨古城全年接待研学活动15批次,共计4835人次。
  即墨区第一实验小学、即墨长江中学……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即墨古城成为即墨当地许多中小学校的“第二课堂”,它的魅力就连外国留学生也为之倾倒。2019年3月,即墨古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留学生研学团,来自巴基斯坦、加纳等国家的留学生走进古城,谒文庙、拜孔子、习书法、赏非遗,聆听即墨历史典故,体验传统文化。留学生们身着汉服,至文庙大成殿前肃立,向至圣先师行拜师礼,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在古城美术馆,书法志愿者从握笔方法到写字的姿势,对留学生们进行细心的指导,留学生们现场“挥毫临墨”,感受中国书法的奥妙。漫步东西门里大街,讲解员绘声绘色地“普及”牌坊历史典故,这些远道而来的留学生们收获满满。
依托传统文化资源
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研学样板”

  近年来,国家层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研学游快速发展。其中,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强调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指南中明确指出: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复建开放的即墨古城,也以其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赋予这座城市更加深厚的文化韵脉和基因,成为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研学旅行的典范。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研学样板”的即墨古城,自然有它的考量。学宫、文庙、书院这些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场所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即墨古城也是传承和弘扬即墨优秀历史文化的有力载体和平台。在传统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即墨古城依托于传统文化资源和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在拓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市场的同时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开笔礼、成人礼……一项项传统文化给参加研学游的学生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课外体验,并使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2020年6月,即墨古城获得青岛市教育局与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颁发的青岛市中小学生社会课堂(研学旅行基地)证书。
  正如参加“研学游”的老师所说,即墨古城“研学游”让学生们走出了“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的封闭圈,即墨古城给学生们上了意义非凡的一课,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培养尊师孝亲,笃实好学的优秀品质。
  即墨区充分利用好即墨古城这些资源,把课堂延伸至区域发展的最前沿,适时出台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管理办法,探索打造以即墨古城为中心,以乐都国际音乐小镇、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及国家深海基地为两条主线,以华盛太阳能农庄、宝湖马术小镇、丰城雄崖所古城等基地为补充的“一体两翼多元辐射”研学旅行路线,建设开发成本低、价值高、开放性的“科技+海洋”“历史+传统”等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充分释放研学旅行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推动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