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大峪汶河源
2020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夫

  公路像一条带子,在大山中绕来绕去,越野车终于在一个山口停了下来。山风飕飕,秋草莽莽,齐长城从脚下通过,向两边山顶崖谷蜿蜒而去。北面是一条大而阔的山峪,俯视遥望,树木绿荫浓浓,红色瓦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这就是章丘东南部山区大庄之一的石匣村了。
  顺着“之”字形的公路进入大峪,走进石匣村。大峪中流淌着一条河,自西而东,穿越村庄,在庄东留下一滩青色鹅卵石,又由着性子,流向了另一条山峪。水从哪里来?源头在何处?原来,在大峪两侧悬崖峭壁裂隙间,谷底岩板石罅中流出许许多多的泉水。听村里人说,丰水季节喷涌如注,訇然作响;淡水时期,涓涓淙淙,永不枯竭。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泉水的存在,才吸引来了石匣村最早的先民们,以启山林,结庐拓荒,在此居住生活了下来。
  河岸多是一边为自然石崖,一边为人工以石垒筑,即是街,又是岸。河岸石壁上悬挂着几条水管,这些水管一头与上游泉眼相通,一头与街上(或家庭)竖立着的水龙头相通。水向低处流,这是不用任何动力做吸引的真正的“自来水”。河底是山峪倾斜的石板,或溜平,或龟凸,或凹潭,清澈可观石纹,无任何杂物滞留。“泉自罅中出,水从石上走。云鸟落涧溪,山峰入河流。”是石匣河质朴自然,美丽动人的写照。
  有河就有桥。石匣村最有名的桥是升仙桥。升仙桥位于村庄中部,跨河而建。清朝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七月初九日所立“创修升仙桥序”石碑是这样记载的:“章邑城东南九十里,庄名石匣。庄之西里余有泉焉,汶水所自出也”。考《地理志》:“汶水出莱芜县,其源非一,合流于泰安之安静镇,谓之大汶。”而石匣之南五里即为莱芜界,恰值齐南鲁北,则此泉为汶源之一无疑也。泉自西来,绕庄南东去。每当夏日水盛之时,洋洋洒洒,南北往来,济渡维艰。“于是,有首事善人景珞等发愿创立一桥,以利行人。但以为费不赀,故而迟迟有待。去年秋,有堪舆先生自莱邑来者,指庄西尽处谓父老曰:此地宜建一桥,以助风脉。于是众议遂决。适际岁晚水涸,鸠工运石,昼夜兼营,不数月而桥成,命曰‘升仙桥’。三空,南北一丈,东西七尺,势有金汤之固,人无病涉之疑,诚盛举也。爰勒贞珉,永志不朽。壬子科举人前任武城县教喻现任武定府教授般阳毕岱熏撰,邑庠生景凤(奉)皆书丹。”
  碑文开始,未说建桥,先言石匣泉水“为汶源之一无疑也”。大汶河是一条古老的文化河,其上游有牟汶河、柴汶河、石汶河、泮汶河、瀛汶河五大支流。五河在泰山南麓大汶口镇“五汶汇流”,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从中可以看出,撰文者和石匣村早期居民们对汶河所产生的敬仰崇拜之感,也由衷地表现出了对石匣泉水是汶河之源的自豪感。至于文中的“安静镇”是不是现在的大汶口镇?又为什么取名为升仙桥?般阳(今淄川)举人毕岱为何来此撰写碑文?笔者没有再作详细的考证。鉴于至今石匣村民多景姓,“邑庠生景奉皆”应当是本村人。
  在章丘境内东南部山区有道著名的山脉——天仓岭。在地理环境上,这道山岭也是章丘东南部山区的一道分水岭——岭北之水经无数沟壑最后汇于章丘境内的东巴漏河。岭南之水则依地势山峪汇流成溪,成为瀛汶河的源流,出齐长城黄石关下大峡谷经莱芜境域入大汶河。瀛汶河在章丘境内全长十二公里,河道平均宽十二米,曲折盘绕,是典型的山峪河流。其源多泉,石匣泉水便是其中之一。
  石匣泉水不但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石匣村人,也成了浇灌滋润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大汶口文化中的“大海之一滴”。在石匣村口牌坊处,竖立着一块硕大的标牌,上书“章丘区瀛汶河区级河长公示牌”。公示牌明确规定了“河长”的管理职责和目标,在制度上规定了对瀛汶河的保护。这也是民间的环保意识——在街头巷尾,从村民质朴爽朗的言语中,传递给笔者的信息是:瀛汶河的自然流畅、清洁亮丽和文化延续,早已成为了当地人的自觉信念,保护瀛汶河也早已成为了一种村风民俗和文明道德的文化传承。
  是的,石匣大峪中的汶河之源流,不仅仅是石匣村的“母亲河”,其素波流影中所折射出的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光泽。有幸成为大汶河的发源地之一,是天地赋予石匣人的一种幸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