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考改革 提升育人质量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021年08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教育厅共同领导和管理。学校是国家“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山东省优质高职校建设目标,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以深化高考改革为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规范招生工作。深化落实省厅有关高考改革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强化“一把手”工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年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合理设置分专业招生计划,积极应对分类招生改革。去年是我省高考改革第一年,取消文理分科,推进文理融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学生高中选课、高考选考,使学生可以选其所愿、学其所好、考其所长,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对于高校而言,高考分类招生改革有利于促进科学选才、分类培养,但是,平行志愿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对学校小专业招生产生不小压力。为了积极应对高考改革,学校积极开展招生调研,合理确定招生专业,适当扩大热门、强势专业招生计划,压缩小专业招生计划。目前,学校开设全日制普通高职专业42个、中职高职“三二连读”专业17个、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2个。
  2021年学校省内夏季高考普通类专业一次性全部录满,最低分371分,最高分467分,平均分412分;30个专业最低分超过400分,占比75%;32个专业平均分超过400分,占比80%。
  (三)突出办学特色,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以机电技术和现代服务技术为两翼的专业建设思路,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培育新的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及紧密相关专业占专业总数80%,与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吻合。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实现了以招收普通高考文理科高职类和单独招生为主,以“3+2”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春季高考、校企合作订单班、初中起点三二连读为辅的多元化招生格局。今后学校将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不断深化分类招生改革,合理安排招生类别和招生计划,逐步建立起“中职-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招生、就业、培养等环节联动机制。学校建立健全招生、就业、培养等环节联动机制。通过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认知实习,逐步强化学生专业认知和就业意识;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把根据学生就业、升学需求分类细化培养方案,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实践基地;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反馈及时调整招生专业和分专业招生计划。
二、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因势利导,加强就业市场培育。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准确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实现人岗精准对接。充分发挥校园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举办校内招聘活动。采用每周举办多场各类小型校园企业宣讲会、招聘会和企业专场的方式进行。到学校举办专场的企业和提供的岗位数逐年增多,屡创新高。
  2020-2021年进校招聘和宣讲的企业共计4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约为毕业生人数的4倍。学校深化责任担当,主动开辟就业新渠道,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红利,积极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搭建平台,2020年成功举办面向2021届毕业生的秋季网络招聘会,通过“就选山东”、全国“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等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贯通线上就业平台、线上招聘活动与线下宣讲会等渠道,多种形式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二)凝心聚力,提升毕业生升学质量。在2021年山东省普通专升本考试中,学校学子勇创佳绩,626名学生被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临沂大学、济宁学院等本科学校录取。
  优异升学成绩的取得是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深化“三教”改革,加强学风建设和内涵建设的结果。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学历提升需求,专门成立继续教育与培训部,及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专升本”政策宣传、报考指导和信息调查等工作;为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等学习场所,营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不断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不断推进“多维融入”式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建设。坚持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中心构建课程维度,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载体打造实践维度,以创新创业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营造文化维度,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凝练工匠精神。开发和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起学校、行业、企业、社区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2021年,学校共有283名毕业生自主创业,较去年增长68.45%,创业人数再创新高,毕业生创业领域涉及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批发零售、文化娱乐、餐饮服务、机械、旅游等四十余个行业,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毕业生创业愿望强烈,创业能力和积极性有了较大提升,创业信心明显增长。
  下一步,学校将按照“重内涵、强创新、补短板、上一流”的思路,以建设省优质校为引领,以深化高考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目标,推动学校管理水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打造“行业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优质高职院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