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双题同解事理皆明”
构建“办实事 解难题”新格局
2021年08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晋森 通讯员 张善斌 徐姗姗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在扎实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通过搭建“三个平台”,畅通“三种渠道”,立足“三个聚焦”的创新工作法,全面准确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在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促进职工思想问题疏导和化解,达到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同时解决,办实事与讲道理相结合“双题同解 事理皆明”的预期目的,为集团公司和谐稳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1-8月份,集团公司及权属企业领导干部累计走访职工2000余人次,征集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卡6263个,归类汇总、跟踪解决基层困难事、职工烦心事3659项,办结率达到100%。
  搭建“三个平台”
精准把握职工思想脉搏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听民意。运用“多维度”,快速“摸实情”。针对职工诉求愿望,只有快发现、快掌握,才能快反应、快处理。济宁能源在实行“开放日”、公开电话、建立信箱等常规方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应用,打造集“公众号、网站、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OA”为一体的“六联动”“传声筒”沟通平台。每名党员联系3名职工群众,包保党员随时待命,只要职工“下单”,企业随时“接单”,让职工享受“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对职工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合理诉求愿望的快发现、快掌握、快反应、快处理,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职工、深入人心。
  搭建思想沟通平台听民声。集团公司研究印发《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关于建立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卡制度的通知》,借助信息卡的填报和处理,班组“日联络”、区队“周调度”、企业“旬走访”、集团“月联络”工作机制,畅通职工“心事”表达解决的渠道,确保职工诉求“马上就办”。
  搭建谈心交流平台听民愿。集团公司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集团公司10个部室、3个中心全力下沉,包保31家权属企业,137个基层党支部,创新实施“1+X+1+N”工作法。即:一名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包保1-2个企业、联系一个党支部、包抓N个党员群众,打通“中梗阻”、架起“连心桥”。
畅通“三种渠道”
有效化解职工思想问题

  坚持“面对面”宣讲,化解倾向性思想问题。针对职工形势任务不清、发展信心不足等实际问题,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赴企业开展形势任务战略规划宣讲,凝聚思想、树立信心、激发干劲,面对面互动交流,现场解答职工提出的疑虑困惑,充分发挥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正向激励”作用,解开思想“扣子”;集团相关部室开展专题宣讲,组织劳模事迹报告会、巾帼心向党女工报告会让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组织薪酬分配宣讲培训会,有针对性地解答职工关心关注的改革热点问题,为职工解疑释惑;各企业开展普遍宣讲,营销分公司组建“徐义平先进事迹宣讲团”到各企业开展宣讲,唤醒初心、激发干劲。
  坚持“心连心”走访,解决深层次思想矛盾。面对职工思想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趋势,结合部分职工思想疑虑多、个人诉求多,建立集团、企业、区队三级走访网络,以区队为主,坚持做到“六必访”,加大对思想波动大、家庭困难重点人员的家庭走访力度,深入了解职工的家庭环境、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深挖产生思想矛盾的问题根源,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进家属对企业的了解,赢得家属对职工的理解支持,充分发挥职工家属“第二道防线”作用,在关心关爱中化解思想矛盾。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及权属企业各级干部共走访重点职工家庭2000余户。
  坚持“点对点”包保,破解思想政治工作难题。坚持每月围绕安全稳定、思想情绪等多个方面,对职工队伍进行思想分析排查,分类建立完善重点人员档案,摸清现实情况,掌握真实底数,做到职工基础信息明、动态数据清、思想情况准,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措施,消除职工思想隐患,严格落实“七必谈”。以基层党支部为主体,建立重点人员联系包保制度,完善各企业党委、基层党支部、班组三级包保体系,明确各包保责任人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措施等。
立足“三个聚焦”
高效解决实际问题

  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各个击破“难点堵点”。集团公司党委研究制定《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若干措施》、《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一把手任务清单》,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实践活动方案,要求集团公司各生产型企业围绕“两堂一舍”、地面办公、工广环境、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研究确定不少于5项“我为职工办实事”重点项目工作计划清单。大力推行“智能化”矿山建设,让安全生产有了质的变化,让大量井下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危险系数高的工作场所中解放出来。截至2021年8月,集团公司投资4427万元率先完成7家煤矿智能化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建设,累计建成智能化开采工作面25个,煤矿大型机台和主要系统实现少人化、无人化作业,极大地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个一”活动,今年共收集“三个一”活动信息1152条,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聚焦重点实事项目,关爱职工“立说立行”。加强统筹谋划、坚持融合推进。通过召开近150次职工座谈会、23次企业领导班子专题会议,研究发布集团公司“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聚焦安全生产环境营造、职业病防治、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职工大病医疗补助、关心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等职工热切期盼、关心关注的九大项工程,公布首批205项“我为职工办实事”项目清单,积极主动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有力推动。事事做实做细做精,件件办到职工心坎。
  研究制定“我为职工办实事 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系列活动,聚焦加大“两堂一舍”监管力度、落实电子血压计和“职工关爱箱”配备、开展“健康讲座进基层”活动、打造“职工健康小屋”、践行健康“121”行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七大类活动,把企业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日常管理中,落实到为职工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中。以落实职工代表巡视制度、一线职工疗休养制度、成立文体协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生活,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职工心坎上。持续做好做实“春送文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送”工作,提升职工归属感、幸福感,激发职工劳动热情。
  聚焦“万众红心”志愿服务,践行国企责任担当。集团公司从整合资源、健全组织、壮大队伍着手,努力把基层志愿服务队伍有效组织起来,打造“万众红心”志愿服务品牌,形成覆盖多个县市区的志愿服务网络,以服务暖民心、聚力量。5月上旬,“红蜻蜓”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青春筑梦·爱心劳动”主题活动,为金乡县高河街道郭七村的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展现了国有企业党员的责任担当。7月下旬,“万众红心”志愿服务队走进希望小屋,深入5户少年儿童家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会诊把脉精准发力,心系群众开出良方。集团公司投资2600多万元解决接管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方圆忻居1784户居民办理房产证,解决了群众上房10多年不能办证的难题,践行国企社会责任担当;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慈心一日捐”“消费援疆”等慈善捐助活动,累计完成慈善捐赠3225万元。捐建15间希望小屋。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全省“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通过职工捐款、腾讯基金会配捐、山东青基会爱心伙伴企业配捐的方式募集项目资金,推进小屋建设。三天时间成功筹集捐款26.38万元,可建设15间希望小屋。
  济宁能源集团“万众红心”志愿者服务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