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用控股把“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2021年08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李新 赵颜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公用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市国资委的部署要求,把“学党史”和“办实事”结合起来,努力把学习效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行动和实效,从百姓最关心的供水、供暖和农污项目治理三个方向入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力解决民生问题,让百姓住得更舒心,用得更顺心。
开展“访民问暖”服务大走访 让“红色筑暖”品牌更“闪亮”
  今年以来,山东公用热电集团积极开展“进社区听民意,优服务促提升”活动,集团所属的聚源热力公司、四和供热公司以及兖州、嘉祥、汶上、鱼台、曲阜等县区山东公用热电所有旗下供热企业,都深入各个社区,倾听百姓宝贵意见,查找供热服务问题,不断提升供热质量,得到市民们的好评。
  这只是山东公用热电集团开展的服务大走访的其中一项。针对市民供暖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山东公用热电集团深入社区服务一线,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用户意见和建议。流动服务车进社区,发放服务宣传明白纸,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用热常识,提高用热常识普及率。此外,每名党员干部包保服务3至5户暖气用户,建立入户服务工作台账,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服务清单”、“责任清单”,着力解决供热不达标、服务不满意等问题。在夏季开展“冬病夏治”,大力实施供热管网技术改造、老旧小区供热改造等工作,优化供热设施配置、增强管网运行的稳定性,增强供热保障能力,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实际工作中,山东公用热电集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党建工作与供热服务的深度融合,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每月开展“红色筑暖”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让“红色筑暖服务”的品牌“亮”起来,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水服务多措并举只为便民 “一站式”全力提升服务质量
  济宁中山水务业务部门联合办公,提高服务效率。设立了用水报装专班,客户服务、工程管理、水务市场监察等相关业务部门分别配备一名业务骨干,提前介入报装,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在建设项目方案联合审查阶段,若项目涉及供水事宜,上门对接项目服务,确定建设时间节点,依据相关技术资料,编制用水接入方案,办理供水工程建设等相关手续,确保供水工程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简化用水报装流程,加快供水工程建设速度。对报装环节进一步合并、精简,实施容缺受理。取消了原来的报装业务需要全部有关材料,全面实施网上报装系统,减少企业内部审批层级。将用水报装环节压减至用户申请、制定用水方案、验收通水3个环节。获得用水时长压缩至1.5个工作日,及时告知用水单位办理结果。设立党员示范岗、监督公示牌、群众满意评价表,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将供水受理流程图、水价标准、服务监督电话等相关制度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
  推出微信公众平台网上营业厅、微信生活缴费、支付宝生活缴费等涉水缴费业务。微信公众平台电子发票业务已上线运行,所有营业厅实施水费预存功能,解决了广大用户漏缴水费、老年用户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用户享受到“零跑腿”的服务。
  实行水表抄收、营业收费、业务办理多功能于一体的集中运营模式,实现水表“抄收管”一体化服务,目前济宁城区营业网点增加到7处,形成了10分钟服务圈,满足了用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指导用户使用手机缴费,减少用户跑大厅次数,用户可就近办理所有涉水业务,让用户体验家门口的“一站式”贴心服务,大大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创造科学农污治理“济宁模式”
  济宁市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事例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国计民生,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逐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乡村建设行动的工作重心。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的关键时期,农污项目作为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全省治水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由山东公用负责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分期建设,一期涵盖全市13个县市区,包括137个街道、乡镇内的2305个行政村。概算总投资18.5亿元,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总量为4.7万吨。建成后,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山东公用在济宁市政府主导下,积极践行国家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于2020年5月斥资5亿元注册成立山东公用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率先在中国北方开启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征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科学农污治理的“济宁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共新建污水处理站(含净化槽模式的村)216个,建设污水收集池村庄189个,新建、修缮沟渠1893公里,铺设污水管网1026公里,其中建站村庄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7万吨,受益农户达到79万户。
  下一步,山东公用将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地查看,积极推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切实提升活动成效。在实际工作中,聚焦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服务,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继续发扬内环高架精神、农污治理精神,凝聚合力促融合,点亮“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品牌,为奋力谱写济宁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