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百万斤兰陵菜进了上海菜篮子
一把豆角千里奔波连鲁沪
2022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兰陵蔬菜运到一级批发市场后,再转运到二级批发市场或直供终端。
  徐皇路村蔬菜产区,是山东省内首个上海蔬菜外延基地。
     在山东兰陵,每天有500万斤蔬菜从这里运往上海;在上海,十多万兰陵人又把这些蔬菜送到当地居民手中。
  一把北方人称作豆角的豇豆,从兰陵田间到上海餐桌,用时8小时,行程近600公里……
  文/片 记者 邱明 高松
通讯员 贾传龙
  
上海的蔬菜批发市场
“鲁Q”货车是主力

  立秋一过,北方常见的豆角一天工夫就能长出几厘米。趁着早起的清凉,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的菜农们,摘下一把把长豆角,装进恒温泡沫箱打包。
  8小时后,这些长豆角将摆进位于上海市大大小小的商超蔬菜柜台,成为当地人所说的“豇豆”开卖。
  在徐皇路,除了全村的耕地用来种菜,当地人还从周边多个村庄流转土地,组成了3200多亩的连片产区。
  人人种菜,家家从商。在1500多人的徐皇路村,有500多名青壮年常年在上海从事蔬菜贩运、销售等工作。因此,2016年10月,山东省内首个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在这里挂牌。
  从兰陵地头到上海餐桌,距离596公里。兰陵县平均日产蔬菜750万斤,其中500万斤销往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兰陵蔬菜结缘上海,除了让15万兰陵菜商在上海就业,还在菜来菜往间,构架起兰陵乃至临沂对接长三角的桥梁。
  在徐皇路村村民进行蔬菜装箱的时候,大货车司机曹桂勇正在向城镇卫生院进行核酸检测。
  数小时后,这份刚出炉的检测报告,将关系他能否顺利驾车进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占地面积1658亩的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性的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在这里,平均每天有250辆来自兰陵的“前四轮后八轮”货车运菜。
  京沪高速接沈海高速,下高速公路右转过三个红绿灯就是交易中心入口。在这条兰陵蔬菜下江南主通道上,跑了二十多年车的曹桂勇,不用开导航就能估算出抵达时间。
  传统的蔬菜产销,除了菜农、货车司机外,还有一、二级批发商和零售摊主等几个专职从业群体。在上海的兰陵人,以后者居多。当满满一车菜运进交易中心,作为一级批发商的周振东,早已安排好停车档口。
  他派出的员工在车尾支起桌椅,开箱拿出些许样品展示。大部分下游买主是熟识多年的老主顾,不用来到交易中心验货,通过电话就完成询价、订菜,再由小货车把菜转运到二级批发市场。
  不管是作为一级批发市场的交易中心,还是散布在上海各处的二级批发市场,曹桂勇驾驶的“鲁Q”货车是主力。把菜交接完,曹桂勇就完成了这趟使命,自顾自进货车驾驶室吃饭。
  “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早上从兰陵带来的煎饼和打包的剩菜,是曹桂勇的这一餐。饭后,是曹桂勇难得的休憩时光。卸完货后,他将装载返程的货物,第二天一大早,再次出现在兰陵,如此往复。
上海市民夸买回的豆角
像刚从后院摘的一样新鲜

  曹桂勇在驾驶室迷迷糊糊打盹的时候,十几箱豆角已经卸到一辆小货车上。这车货是嘉定区弘洲食品市场二级批发商订购的。同车还配满了茄子、黄瓜等同样来自兰陵的蔬菜。
  多数货车夜间11点左右把货送到二级批发商处,二级批发商一般在夜间11点到12点给各零售摊位送货。
  蔬菜区里,店主徐艳收完这车货,休息一下,就将迎接夜间11点开始的忙碌。
  蔬菜销售高峰在一天的两头,兰陵蔬菜的运输,也跟着早市与晚市的节奏分流。
  曹桂勇的那车货下午到达,既能赶上晚市,也能用到第二天的早市。徐艳订购的蔬菜以供应早市为主,大部分货车在夜间11点左右到达。
  接到下午送来的豆角,徐艳与作为店员的侄女和侄女婿,把其中大部分搬进冷库暂存,另一部分则用三轮车转送到同市场的零售摊位。那些摊主,你三箱我五箱地提前给徐艳报上了订货量,汇总后,就是徐艳当天向一级批发商的订货总量。
  灵活穿行在市场里的三轮车,把三三两两的蔬菜箱依次送上门。店员驾车穿行的工夫,时不时扭过头与熟识的摊主打个招呼,对方大多也同样来自兰陵。此时,地道的山东话吊起高高的嗓门,让人恍惚间觉得,来到了齐鲁大地。
  “卖菜可不容易,上海这边的顾客比较仔细,摊上的菜,除了新鲜,品种还得多,摆放还要规整。”同样是来自向城镇的刘艳(化名),来这个市场五六年了,租了一间接近30平米的铺位搞零售。
  拆开送到门口的泡沫箱,她拿出几把豆角摆到摊位上弄整齐,又插上几根竹筷固定住豆角两头。
  下午6点,在浦东区的上海市民沈继英,下班后拐进单位隔壁的灵杨农贸市场,轻车熟路地转到兰陵蔬菜专柜前。不用特意挑选,随手拿起一把豆角让老板过称。这把豆角,正是跟刘艳摆到摊位上的同一车货。
  回到家不到半小时,这把豆角伴着浓油赤酱,出锅摆上家里的餐桌。“蛮新鲜,新鲜才好吃。”以精致著称的上海人,对食材不含糊,择菜时,沈继英的母亲就夸赞女儿带回的豆角,“像刚从后院摘回来一样新鲜”。
  在沈继英的生活里,山东元素并不只有兰陵蔬菜。多年前,她曾在浦东区临沂路一带居住。在与黄浦江并行、距离不足千米的临沂路一带,有八个大型社区按照1-8的顺序,以临沂村命名。在那里,既有以临沂命名的公园、大楼,还有一条以兰陵为名的道路。
兰陵菜稳扎上海滩
缘起“南下干部”思乡情

  当兰陵以一县的蔬菜供应长三角多个城市,并形成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时,业内人士开始总结归纳成因。
  “渡江战役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北方挑选了大批党政军干部到江南工作,因为沂蒙山区是老区,大批‘南下干部’都来自这里。”兰陵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德华,在担任该县原蔬菜局局长一职时,曾调研认为,这些老家临沂的“南下干部”奔赴江南后,对老家的风土人情念念不忘。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来自家乡的味道最能缓解思乡之情,探亲访友间,一捆家乡菜、一把家乡粮,都是不可多得的情感寄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兰陵县搞起蔬菜大棚种植,这份情感寄托,让兰陵成了为亲人种菜的大后方,蔬菜逐渐向南销售,靠沂蒙老区人的淳朴和勤劳,在上海等地站稳脚跟。京沪等高速公路建成后,便利的物流,让兰陵菜更加快捷地运到上海。
  “刚到上海卖菜的时候,听不懂上海话,更不会说,但总能遇上来自老家的买主,一来二去就有一大批固定的回头客,进而一传十、十传百。”张德华的说法,让灵杨农贸市场负责人左振江深有感触,他18岁就跟着亲戚到上海卖菜。那时因为货车运力有限,只能集中送到一个点,零售散户再用自行车转运到各自摊位,遇到自行车爆胎,就得推着满满一车、数百斤蔬菜往回走几十公里。幸运的是,虽然在上海人生地不熟,但一口地道的山东话,吆喝起来总能吸引在上海定居的老乡。
40万临沂人
用事业串起上海和家乡

  在上海的老乡顾客,对来自老家的年轻菜贩们厚爱有加,挑菜的时候,经常指点些经商之道、发展思路,开拓了兰陵菜贩的视野,有意无意间促使他们发展更进一步。
  “拿我来说,从摆摊到连片承包摊位,到租下整个市场,再到自己建市场、搞其他产业,都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左振江说,市场规律决定了肯吃苦、有上进心的兰陵人,在摆摊卖菜的基础上,一步步走到涉及蔬菜产业全链条的局面,比如转型直采直供、预制菜加工等领域。
  “上海人认可兰陵菜,特别是吃着兰陵菜长大的80后、90后,很希望到种菜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这些都是可以介绍到家乡的资源。”左振江介绍,整个临沂市在长三角务工经商人员总量超过60万人,其中在上海40多万人。事业在上海的临沂人,不少人也没忘记家乡发展,用回乡投资、招商引资等形式反哺。
  乍起的秋风,将迎来徐皇路村又一茬蔬菜播种。车轮滚滚中,曹桂勇驾驶的货车,还将完成一次又一次兰陵蔬菜的上海之旅,在那里遇见更多钟爱兰陵菜的上海市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