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婿悉心孝养姨妈14年
嘉祥这名男子的孝心为孩子带了好头,他也因此被评为“中国好人”
2022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继宏在悉心照顾姨妈。 受访者供图
     “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善待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想给孩子带个好头。”嘉祥县的杨继宏是远近闻名的好外甥女婿,照顾孤苦无依的妻子姨妈14年,用细心、真心、孝心肩负起姨妈的晚年生活,曾被评为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

  见习记者 陈睿潇 记者 丁安顺

姨妈偶尔打人
他从未抱怨过

  14年前,杨继宏的姨妈曾一人独居在孟姑集镇大理村的小泥瓦房内,房子不足30平方米,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
  杨继宏和妻子经常邀姨妈到家中小住两三天。2008年,老人得了小脑萎缩,意识逐渐不清晰。“一天早上,姨妈来敲我们的门,着急地说钱被人偷了,门被人砸坏了。”杨继宏夫妇急匆匆地赶回村里,发现钱还在。此事引起两人的注意,姨妈的意识可能出了问题,于是他们把姨妈接回自己家照顾。
  “她有时候可‘拼’了,我喊她姨,她也喊我姨。”杨继宏妻子赵宏回忆,姨妈意识时常不清晰。有时老人会拿起拐杖打杨继宏,打得他身上多处淤青,杨继宏从不抱怨,只说是“老小孩”便作罢了。
  赵宏回忆,姨妈每天的活动是反反复复地数仅有的那几张纸币,直至将纸币数得褪了色,还担心钱不见了。杨继宏发现后,悄悄地更换了新钱。老人平时要服用多种药物,杨继宏半个月就去买一次,14年来药没停过。
30多个不眠之夜
换来老人奇迹脱险

  2016年,老人的小脑萎缩症状更加明显,加上股骨颈摔断,老人常年卧床不起,而且失去了语言能力,表情也没有了变化。
  杨继宏为老人买了新床,放在卧室门口,“这样离得我们近,我们睡觉从来不关门。姨妈一有动静,我们就起来。”杨继宏说。
  初次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杨继宏夫妇难免手足无措。他们一点点地学,坚持了4年。“布置好新床,又生怕老人生褥疮,就给她垫了四床被子,结果第一天晚上就出现褥疮,我们心急得打了急救电话。”
  为让老人少受罪,杨继宏四处咨询,买了医用灯、疮膏、充气床垫。老人改用尿垫,这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更多,老人白天每2小时翻次身,夜里3小时换一次尿垫。老人卧床4年,再未出现褥疮。
  2019年8月,老人突发高烧,出现肺积水、肺功能衰竭症状。因病情严重,加上年事已高,医生说救治难度过大。在医生的指导下,杨继宏和妻子居家细心呵护老人,经过30多个不眠之夜,老人奇迹般脱离了危险。
  “他几乎不参加聚会、应酬,一下班就回家照顾老人。买菜、做饭,每天都不重样儿。”杨继宏的同事、嘉祥县供销社监事会副主任李新刚告诉记者,老人卧病在床只能吃流食,杨继宏便将饭菜打成泥喂给老人。
老人安然离世
夫妇时常怀念

  同在一个屋檐生活14年,杨继宏在点滴生活里尽心尽孝、默默付出,妻子都记在心里。
  “我最感动的是老人瘫痪后身体很重,每次帮她翻身很困难,他每次都帮着给姨妈翻身,包括处理大小便,从未有过怨言。”赵宏回忆,他们的女儿深受父亲言传身教,虽在外地工作,也常常回来看望父母和姨姥姥。
  杨继宏介绍,父亲是教师,常说“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年幼时,父亲常看望奶奶,给奶奶买上爱吃的包子。这种“孝老爱亲”的家风,一直烙在他的心中。
  今年7月17日,92岁的姨妈安详离世。“养成生物钟了,现在也是夜里每3个小时起一次,然后不自觉地往门口那儿看看,走过去才想起来人已经不在了。”杨继宏说,现在每天做饭,时常会想着给姨妈做点什么吃的,打个鸡蛋蒸羹,鸡蛋打到碗里才意识到人不在了,心里空落落的。
  “平时过日子想不起拍照,也没有记录的习惯。老人离世后,家里变冷清了。”杨继宏说,唯一的念想是之前采访的视频已刊发,他和妻子不时便拿出来看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