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者无畏笃行,用仁心绘就医心为民底色
2022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T09
专题
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记者 孔茜 郭纪轩 通讯员 朱国涛 康宇
骨关节科主任贾古友   深耕骨科领域,精勤不倦行医路
  忙碌的背后是一份份信任与期待,坚守的背后是一份份责任与担当。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呕心沥血、投身医学领域的医者,他们以任劳任怨的品行、精益求精的医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代代相承的“医者仁心”,使医院名医辈出。近年来,医院坚持人才为先的发展战略,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院内汇聚了一批资深专家及青年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医术精湛、爱岗敬业、医德高尚的医疗队伍。人才集聚效应的不断彰显,与不断更新的医疗技术成为医院发展不熄的引擎,共同开创着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新时代的健康发展之路。
  身着白衣、黑发平头、面容慈善是对贾古友主任的初印象。面对高龄、病史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骨关节疾病患者,贾古友主任总是体贴关怀、耐心答疑解惑,众多患者折服于他对疾病的深刻认识,更信服他的治疗方案。
  从医28年来,贾古友主任深知业精于勤的道理,不仅勤于工作,还在生活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治疗理念和技术,勇于创新,长于实践,通过不倦探索竭力为患者提供更系统、专业的诊疗。据统计,他每年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近1000例,运动医学关节镜手术近500例。
  随着时间的积淀,如今他已成为骨科,尤其是骨关节领域的佼佼者。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更是肩负起“攻坚克难”的重任。高龄患者曾是骨科手术的“禁忌”,但在市二院骨关节科,每年均会为百余名80岁以上老人进行手术,并成功为多位百岁老人置换人工髋关节。“这类手术风险极高,稍有闪失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让我们时刻感到重担在肩。”贾古友主任说,身为医者他责无旁贷,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患者的康复是贾古友主任深植于内心的信仰。除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他在科室人才培养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持续提升科室人员整体能力水平,建起了梯队合理、技术过硬、科研氛围浓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目前,科室手术量每年均以30%的增幅向上增长,贾古友主任带领团队则继续坚持着在求索奋进中,践行守护生命健康的承诺。
脊柱外科主任张宪成  “技”无止境,方寸间撑起生命“脊梁”
肿瘤介入血液科主任朱玉松  身披重甲“针尖绣花”,为患者点燃希望
  脊柱方寸之间集中了大量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手术操作时若辨识不清,极有可能造成神经、血管、脊髓的损伤,严重时可致瘫、致死。从医25年来,脊柱外科主任张宪成用一把手术刀在患者的“顶梁柱”上精雕细刻,为他们解除脊柱病痛。
  张宪成主任所带领的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综合实力雄厚,也是鲁西南群众高度认可的品牌科室。近年来,他针对学科发展趋势广育人才,并在医院大力支持下培养了一批年龄层次合理又各有专精领域的“精兵强将”,让脊柱外科成为了以微创治疗为优势,以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创伤、脊柱肿瘤和脊柱畸形等疾病治疗为特色的综合型业务科室。
  “一名外科医生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脊柱外科患者病情更是结构复杂,神经组织脆弱,医生手术学习曲线的容错空间很小。”张宪成主任介绍。前不久,科室收治了一位因患有老年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合并老年退变性侧弯,导致失去了行走能力的90岁高龄患者,面对患者及家属强烈的手术治疗意愿,他带领手术团队在医院麻醉科等科室协助下,耗时三个多小时为老人顺利完成了长节段椎管解压固定及腰椎退变侧弯矫形,术后老人恢复行走能力,双下肢神经压迫症状明显缓解。
  “医”心不改,每次完成高难度手术后,张宪成主任经常听到患者说:“医生,我感觉舒服多了。”每每这个时候,他就备感兴奋。“这是最开心的事情,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并得到患者的肯定,感觉再累也是值得的。医学道路艰辛漫长,作为医生,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永远不是说说而已,要知行合一,这也是我一直所坚持的。”
  穿铅衣、戴铅帽、系铅围脖……随着一整套十几公斤的“装备”仔细穿戴完成后,朱玉松才算是做好了术前准备。每一台手术,他都是这样“全副武装”。即使身披“重甲”,历经四五个小时,他仍需要如“针尖绣花”般专注、细致,容不得丝毫懈怠,而今年也是朱玉松主任深切守望这份事业的第25个年头。
  转瞬间,从2010年医院成立肿瘤介入科,到如今的肿瘤介入血液科,朱玉松主任可谓是陪伴科室同成长、共进步。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相继开展了肿瘤精确放疗、肿瘤微波射频消融术、肿瘤介入治疗等多项新技术。其中,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疗技术运用,标志着科室在治疗肿瘤方面再次实现技术性跨越,介入治疗水平达到了新高度。而在肿瘤微创介入方面,科室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让众多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安全、精准、有效”的治疗。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必定经过长期积淀。长期以来,朱玉松主任带领团队持续强化专业技术能力,紧跟现代医学发展潮流,不断外出进修学习,让一个个新技术、新应用在科室落地开花。“我们引进的新一代陀螺刀放疗机,填补了医院精准放疗的空白。”朱玉松主任说,此项技术可不开刀治疗适应肿瘤疾病,尤其是对部分被视为“手术禁区”而无法治疗的肿瘤患者,不仅减轻了痛苦,也带来了生的希望。
  除对业务能力有高要求外,对医德医风他亦十分重视。“医者仁心,只有具备一颗真正为患者负责的心,才能认真钻研医术,给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最大限度为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朱玉松主任坦言,他将继续坚持以技术的高度、学术的力度、服务的温度真正走进患者内心,让希望在这里奔流不止。
神经内科主任孟庆伟  以精湛医术,倾心守护“生命中枢”
呼吸内科主任王建筑   守护生命“通道”,保障患者畅快呼吸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对医学事业不断探索和对患者保持关怀,才是做好诊疗的动力源泉,才能帮助我们打开医学难关的大门。”在神经内科主任孟庆伟眼中,要做一名医生,首先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这是他发自内心的祈愿,更是贯穿行医工作的指南。
  而身为学科带头人,孟庆伟主任深知“工作好与坏,全靠车头带”的道理。平日里,他以身作则,坐诊、查房、手术、宣教,事事亲力亲为,每日一有时间他都要巡视一遍病房患者才会安心。从医25年,对待业务提升他更是自我加压,坚持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积极参与相关进修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当发现关于神经介入、脑血管病的优秀书籍,他便都会买来学习。日积月累,其办公室内的书橱已被各类“珍藏”塞得满满当当。
  为进一步给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以神经内科为牵头科室建立了卒中中心,全力打造科学、系统、快速的脑卒中救治体系,提升患者救治效率。与此同时,孟庆伟主任带领团队深入开展神经介入诊断治疗,相继成功实施并熟练掌握了全脑血管造影术、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术、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桥接脑动脉闭塞再通术、时间窗内脑梗死动脉取栓术等一系列创新性技术。
  一例例成功的治疗案例,挽救了众多危重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命,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致残率;一个个诊断项目的开展,更有助于精准探明病因,为下一步诊疗打下良好基础,帮助患者重获健康。“传”白衣使命,“承”医者初心,孟庆伟主任也将继续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自己守护的那一方天地。
  从咳嗽到咯血、从气喘到呼吸困难、从迁延不愈到急危重症……身为呼吸内科主任的王建筑,每天都需要面对各类疑难复杂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当遇到重症抢救,他亮出的不只是高超的医术,还有他施救时胆大心细的医者风范。
  王建筑主任而言,抢救重症患者病例数一年就可达400余次。而面对呼吸内科患者病因复杂、病程变化快等难点,他更是直言需干到老、学到老。“现代医学持续发展,医生只有瞄准学科前沿不断学习,才能将新的技术和理念融入到临床工作中,让患者获益。”在他不足一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摞专业书籍,随手翻开一本,里面就会有很多签字笔标注的笔记。
  “行医治病是本分,来找我的每位患者都代表着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托付,绝对不能辜负。”王建筑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奉献了27个春秋。工作中,他不仅仅是自己孜孜以求,还要带领团队克难攻坚,让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快速、及时、专业的治疗。经过多年的磨砺,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肺肿瘤等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
  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诊疗水平,呼吸内科先后引入了高流量呼吸治疗机、无痛气管镜、一氧化氮呼气测定、睡眠监测仪等先进设备,王建筑主任在临床诊疗中坚持特色技术为先,加强医疗新技术运用,使众多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如今,科学发展已成为呼吸内科实现竞奔向前的强大引擎,为每位患者解决呼吸难题,将是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团队的不懈追求。
编辑:李锡巍 组版:李腾 校对:郭纪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