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好医生李君:让眼科诊疗更智能、更高效
2022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君,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副院长、眼底病科主任,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眼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眼底病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每年完成各类眼底手术1000余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3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近20篇。
记者 台雪超
  不同于普外科的“大开大阖”,眼科诊疗追求更加精细,尤其是在眼底病领域,手术都是毫米级的,这就要求医生的水平必须达到一定层次。李君医生长期从事眼底疾病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在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擅长复杂眼外伤及眼球结构功能修复手术等。他长期致力于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基层眼健康筛查、眼底疾病日间手术推广应用等,让眼科诊疗更智能、更高效。
  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李君也获评“青岛好医生”,这既是对他多年医疗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鼓舞他在眼科道路上行稳致远。

  人工智能助力
基层眼底疾病筛查

  “眼底一张照、疾病早知道”是近年来大力倡导的理念,眼底作为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通过一张眼底彩照,能直观地了解眼底视网膜组织的健康水平,不仅能筛查出常见的致盲眼病,还能发现一些与慢病相关的早期眼部并发症。
  李君医生作为项目组主要专家,2021年先后在青岛市各级医疗机构部署了10台安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免散瞳眼底相机,设备优先布置在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眼科诊疗能力相对薄弱的机构,设备投放期一年,由青岛眼科医院眼底病诊疗中心提供远程阅片和会诊服务,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糖尿病眼病和慢病风险智能筛查。项目组联合专业影像技术团队,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线下智能设备采集影像,自动生成AI筛查报告,然后交由专业医师进行审核并出具最终报告,系统目前可以智能识别14大类眼底疾病,在青岛多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应用实践。
为岛城15万居民
进行眼健康和慢病风险筛查

  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视网膜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全身疾病的状况,重视视网膜改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对慢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青岛市科技局今年启动的一项重要民生科技项目,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利用便携式眼底照相设备,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为40岁以上15万人次的青岛市民进行常见慢病风险检查,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康体检”。
  作为项目组负责人之一,李君医生组织面向青岛市10个区市开展,在每个区市选取约1—1.5万40岁以上慢病高发的人群进行免费筛查,通过拍摄眼底照片,智能评估眼科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贫血等5大类慢病的风险。通过该模式在社区中的应用,实现慢性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使参与人群的相关慢病的知晓率和管理率提升,对高风险人群实施差异化的防控策略。
日间手术高效便民
提升患者满意度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为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李君医生在他担任副院长的北部院区和科室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协调组织各部门不断优化流程,将多个环节的工作前置,将患者在院时间压缩至8小时以内,上午入院并接受手术,下午就可以出院回家了。目前北部院区眼底病科70%手术患者在他的科室都选择了日间手术的方式,以往很多老人在医院吃不好、睡不好,家属还要来陪床、送饭,如今有了日间手术,住院不再是愁人事,术后回访患者满意度超过99%。
  仅有快捷是远远不够的,安全与否更是患者所关注的问题。要做到快捷又安全,更高效的术前检查、更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中更精准的操作,更微创的治疗手段以及更专业的医护团队必不可少。他牵头成立了专家小组,确立了严格的手术项目准入制度、手术医师准入制度、病人手术前及出院前评估制度、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安全性和效果“不打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