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人教社给出定论,专家强调考试必须用“是人”
2022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和《四库全书-孟子注疏》中,用的都是“是人”。  图源网络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这一话题吵上了热搜第一。原来,有网友发文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少网友也跟帖表示,自己学的也是“斯人”,不知为何变成了“是人”。
  有媒体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询问,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是“是人”不是“斯人”
群体记忆出现偏差?

  知乎上一则《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的帖子,最近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发帖人“采臣老书生”说自己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学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时课上我还联想到‘李斯’可能就是这个‘斯人’”?然后他又去问了家人,自己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同学……这些人的记忆中都是“斯人”!
  然而,当“采臣老书生”去找了他所有能找到的教材之后发现,这些课本上清一色都是“是人”。他甚至还找到了两本古书,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以及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但上面印的也都是“是人”。
  此帖一出,网友也蒙了,帖子底下的留言区里,大多数网友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当年背的是“斯人”,甚至有网友表示绝无可能是“是人”。
  但网友“刘麟”考据了多个《孟子集注》版本之后发现均印的是“是人”。包括清代补刻十三经《孟子》里,也刻的是“是人”。还有网友晒出《四书章句集注》,里面写的也是“是人”。
  虽然教科书上印的都是“是人”,但记者搜了一下网络发现,输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实际上搜出来的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包括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以及某教学网站也都显示为“斯人”。
古代文献中两种写法都有
现代教材中一般是“是人”

  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的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非常肯定地表示,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应为“是人”。有意思的是,当这位王教授对周围的亲人和学生展开了一次调查后,也惊讶地发现,即便是中文系的博士生,也有半数人认为是“斯人”。
  记者联系到了曾获第十八届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的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教授。
  汪启明表示:“现代教材一般用‘是’,但也有不少读物用‘斯’。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都有。普通读者不用太计较,只要不影响准确交流即可。这两个字是同一个意思。如果非要弄明白哪一个朝代多用哪一个字,哪一本书用哪一个字,需要一个一个考证。哪个字更普遍更早,相关学者可以做专门研究。”
  那么孟子本人用的是哪个版本,现在是否能查到?汪启明说,“能查,但不绝对可靠。因为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前,文献都是手写,抄的过程中仓促之间会出现不同的版本,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定版。”
  有人提到,“说服”,古代念四声,但现代人多念一声。后来修改词典,就把现代人多念一声收入了。对此说法,汪教授表示:“我没去查现在字典收没收现代人普遍用的‘说’的一声,但我个人认为应该收。约定俗成的用词、读音,范围如果足够大,是可以被吸收进字典的。有的读音或者用法昙花一现,就不吸收。字典要尽快反映最新生活动态,这也是字典到了一定时间需要修订的原因。收不收入新的说法,要以约定俗成为字典编纂或者修订的基本原则。”
  汪启明还提到,扬雄的扬在清代以前都是写作“杨”。清代学者戴震详细考据后,被学术界已经公认是“扬”。现在的正式出版物都是写“扬雄”,但如果引用清代以前的文献,就是“杨雄”。
  对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现任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巴蜀全书》总纂、《儒藏》主编的舒大刚也提到,文献中两种写法都有,查过文献资料后初步发现“是”较多。
受到影视作品影响大
周星驰电影中曾出现

  10月26日,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
  华东师大附属进华中学语文教师孙旭东,拥有30多年从教经验,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无论教材怎样变化,一直都是“是人”。
  明明所有语文教材上都是“是人”,为何网友们如今会记成“斯人”?孙旭东认为,很有可能是网友阅读的书籍,因为编写者不够严谨的原因,把“是人”误写成了“斯人”。从背诵经典的角度来说,“斯人”更为朗朗上口,就有可能产生了记忆偏差。 
  另外,这与许多影视作品以及流行文化、文学有关系。早在1992年,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就曾经出现过“斯人”,而在《少年包青天》《甄嬛传》《天外飞仙》等热门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表述。而且针对“斯人”和“是人”的对错,2009年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讨论一次,已经成为一个时常被讨论的话题。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在考试中出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必须按照“是人”。在孙旭东看来,阅读理解经典在于原汁原味,虽然意思是相同的,但要理解孟子所处的时代和语言环境,就必须按照古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家的考证和讨论,也是为了以正视听。
  综合上游新闻、封面新闻、新闻晨报等
应多从原典寻找证据,避免出现“曼德拉效应”
  真相水落石出了,那为什么众多网友还言之凿凿地认定他们学的是“斯人”,乃至认为“记忆被更改了”?为什么群体记忆会出现这样的偏差?
  心理学上有一种“曼德拉效应”,用来描述人们的记忆与实际的记录不一致的现象。从传播角度看,个体的错误在传播中互相影响,最终便集合成了大众的谬误。此外,还有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此前《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但很多人却认为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再如《三国演义》中杨修的原话“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但很多人却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类似规模性的群体记忆偏差的例子并不少见。
  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争议屡上热搜,甚至让一些原本认为“是人”的用户也倾向于“斯人”,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放大了这种“曼德拉效应”。如果秉持某种记忆的人数足够多,也会造成一种集体上的相互影响和从众效应。
  不可否认,社会文化、文艺作品对群体记忆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作为一种励志名言,时常出现于演讲、书籍和影视剧中,但这些场合使用的是“斯人”还是“是人”,在表意相同的前提下,公众的印象就很可能出现某种“错乱”。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神雕侠侣》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但实际原句出自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原词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并没有“人”字,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原词。
  这也提醒我们,在公共传播和大众文艺作品中,应尽量使用贴合原句、尊重原文的版本。否则,很可能导致以讹传讹,造成群体记忆偏差。公众在参与此类事件的讨论时,也不妨更审慎一点,多从原典寻找证据,避免出现“曼德拉效应”。          据红星新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