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常见的骨骼疾病,其导致骨骼强度降低,易于骨折。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骨质疏松问题备受关注。其特点是骨组织的质量和密度下降,容易导致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一、临床表现
1.骨痛和骨折:由于骨质疏松,骨骼变得更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尤其容易发生髋部骨折,这可能导致长期的残疾和严重的健康问题。
2.身高缩短:骨质疏松症状也会导致老年人身高缩短,这可能是由于脊椎骨变形和压缩性骨折所致。
3.弯曲的背部:脊椎骨的变形和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老年人的背部变形,出现驼背现象。
二、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是影响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钙、维生素D等)、缺乏适度的体育锻炼、长期久坐和缺乏户外阳光照射等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再则家族病史也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女性一般到了40岁,雌激素开始下降,尤其女性停经后,骨骼代谢会产生很大变化。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
1.健康饮食:应均衡摄取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鱼类、坚果等,同时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
2.适度运动:应进行适度的户外体育锻炼。包括散步、太极拳、游泳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和肌肉力量。
3.多晒太阳:皮肤当中有一种成分叫7-脱氢胆固醇,只有在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后才会变成维生素D。
4.专业指导:在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老年患者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制定个性化方案。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公共健康问题。生活方式是影响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通过加强健康宣传和提供专业指导,可以促进老年人群体的骨骼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面临的挑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