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林徽因在滋阳(今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寺塔测绘调查。
◥1936年6月,林徽因在历城神通寺墓塔测绘调查
林徽因(1904年—195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作家。
林徽因才华横溢,集建筑学家、诗人、工艺设计师于一身,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曾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她还以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饮誉文坛,被誉为“一代才女”。
□周惠斌
1936年6月下旬,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应时任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邀请,和同是建筑学家的刘敦桢及两位助手麦俨增、莫宗江,专程前往山东,开展野外古建筑调查、测绘。他们沿着胶济铁路,对山东十一个县的百余座古建筑进行详尽考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研究资料。
林徽因等人先由济南一路向东,赴历城、章丘、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益都(今青州市)、潍县(今潍坊市),返回济南后,又南下至长清、泰安、滋阳(今兖州市)、济宁、邹县(今邹城市)、滕县(今滕州市)。
他们调查、测绘的古建筑有:历城的神通寺隋代四门塔、龙虎塔(又名朗公塔)、九顶塔等墓塔三十余座,以及千佛崖唐代造像和涌泉庵等;章丘的常道观元代大殿、白云观、清静观元代正殿、文庙金代大成殿、永清寺、民居等;临淄的兴国寺遗址、北魏佛像;益都的府县文庙、清真寺、清凉寺、法庆寺、山西会馆、云门山等;潍县的县文庙、石佛寺明代大殿;长清的灵岩寺千佛殿、辟支塔、慧崇塔、法定塔等历代墓塔一百四十余座;泰安的岱庙、泰山上道观等多处;滋阳的兴隆寺砖塔、灵应庙大殿、泗水桥等;济宁的铁塔寺铁塔、钟楼;邹县的法兴寺宋塔、亚圣庙;滕县的龙泉寺明塔、兴国寺遗址。
他们的实测成果,后来收入梁思成的名著《中国建筑史》。
抵达济南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等人顶着烈日,从火车站径往历城柳埠镇的神通寺四门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八十里的路程走了一整天。当时神通寺墓塔周围荒草丛生、杂乱不堪,他们不顾旅途劳累,清理杂物,展开实地测量。
从梁思成用莱卡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可以发现,当年四门塔塔身已有裂纹,塔顶覆满杂草,林徽因头戴草帽,白色短袖衫束于腰间,脚踩塔基边缘,手扶塔身,拿着尺子细致测绘……塔下碎石遍地,地势凹凸不平。
四门塔通体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开一个拱门,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单层,朴实无华。四门塔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单层亭阁式佛塔,也是现存最古老、唯一的隋代石塔,有“中国第一石塔”之誉。神通寺四门塔无疑是林徽因等人此次山东古建筑调查的最大收获,四门塔的独特之美令他们赞叹不已。
在古城青州,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炫目惊神”的历史遗存,让林徽因发出了“忘其所以”的惊叹。她在给梁思成二妹梁思庄的信中写道:“上星期劳苦功高过后,必到个好去处,不是山明水秀,就是古代遗址炫目惊神,令人忘其所以!青州外表甚雄,城跨山边,河绕城下,石桥横通,气象宽朗,且树木葱郁奇高。”在短暂的喜悦后,林徽因却不无遗憾和失落,她说:“这几天在建筑方面非常失望,所谒大寺庙不是全是垃圾,便是代以清末简陋的不相干房子……”当时时局纷乱,古建筑被任意改建,令她扼腕叹息。
在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鲁西南小城兖州,林徽因等人还发现了一座千年古塔——位于兴隆寺内的兴隆塔(当时名为重兴寺塔),形制奇特,平面八棱,高54米,共13层,各层皆于东南西北四正面设门,其余四面浮雕假窗,下部七层较大,绕以石栏,第八层向上塔身陡然递缩。
林徽因登上兴隆塔测绘时,梁思成为她留下了一帧剪影:侧身坐在第七层的南门洞中,拱门之下,她头戴宽沿圆帽,倚墙屈膝而坐,膝上铺着纸张,正全神贯注地记录着。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多难、贫穷、落后,此次野外调查时值初夏,天气炎热,而且林徽因肺结核病初愈,他们跋山涉水,或乘坐火车、独轮车、木轮马车,或骑驴、骑马,或步行,与蚊蝇跳蚤为伍,备尝艰辛。
如同林徽因给梁思庄的信中所写的:“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点至晚六点最热的时间里。这三天来可真真累得不亦乐乎。吃得也不好,天太热也吃不大下。因此种种,我们比上星期的精神差多了。”“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结果浑身是包!”助手莫宗江曾这样描述林徽因参加测绘时的情景:“更可贵的是林先生,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的女子,但总是爬梁上柱,凡是男子能上去的地方,她就准能上得去。”
新的发现总是让他们乐此不疲,忘却了旅途的艰辛和苦难。林徽因徜徉于古寺塔林,倾听暮鼓晨钟,流连于楼台亭阁,感悟古建神韵,一如她在《山西通信》中所言:“我们因为探访古迹走了许多路;在种种情形之下感慨古今兴废。在草丛里读碑碣,在砖堆中间偶然碰到菩萨的一只手一个微笑,都是可以激动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觉来的……由北平城里来的我们,东看看,西走走,夕阳背在背上,真和掉在另一个世界里一样!”
两个多星期的考察,林徽因等人翻山越岭,踏青山、走乡野,风尘仆仆,行吟在齐鲁大地上,一边搜寻古建筑的踪迹,一边关注山村的古戏台以及乡村秀才的砚台、积满尘埃的陶土罐,那一件件老物件令她心仪和陶醉。
虽然路途艰辛,但林徽因以坚毅的意志和炽热的情感,投身于古建筑的实测和草绘。
他们途经泰山时恰逢傍晚时分,林徽因思绪洋溢、诗意喷薄,写下《黄昏过泰山》(初刊于1936年7月19日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182期):“记得那天心同一条长河,让黄昏来临,月一片挂在胸襟。如同这青黛山,今天,心是孤傲的屏障一面;葱郁,不忘却晚霞,苍莽,却听脚下风起,来了夜——”
一处处积淀了历史与人文的古建筑,成为林徽因心灵的诗篇。她以诗人的眼光发现:“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在齐鲁大地,林徽因“脚下风起”,将一路的艰难与坎坷化作一行行美丽的诗句:“我卷起一个包袱走,过一个山坡子松,又走过一个小庙门,在早晨最早的一阵风中。我心里没有埋怨,人或是神;
天底下的烦恼,连我的拢总,像已交给谁去……前面天空。山中水那样清,山前桥那么白净——我不知道造物者认不认得自己图画;乡下人的笠帽,草鞋,乡下人的性情。”
这首题为《旅途中》(初刊于1936年12月《新诗》第3期),写于“暑中在山东乡间步行,(民国)二十五年夏”的诗作,是林徽因调查、测绘古建筑的真实写照。她一改过去诗作中的纯净情思、空灵意境,肆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深情吟咏,在穷乡僻壤的“旅途中”,为每一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发现古建筑遗存而如获至宝、欣喜若狂。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1936年6月,在战火和乱世中,林徽因和梁思成等人穿行齐鲁大地,探幽访古,发掘、考察山东的古建遗存,诗意千寻,情思飞扬。
今年是林徽因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守与传承,时至今日犹让我们无限感怀和深深钦佩。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崇明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