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的蓝色天堂
2024年04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怀宇

  毕淑敏朴素无华。一见面,她立即起身拿起酒店房间的茶具为大家泡茶,动作熟练而神态自若。
  2011年1月,毕淑敏出版了《蓝色天堂》一书,记录她的环球航海之旅。毕淑敏小时候读过凡尔纳的《80天环游世界》,萌生了环游地球的梦想,此次旅行算是圆梦。2008年,毕淑敏自费买了一张船票,登上“和平号”游船,5月14日自日本横滨进入太平洋,一路向西,9月4日返回出发港。
  经过繁琐的手续,毕淑敏站在日本横滨港的船上时,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路上见闻颇奇,到了巴拿马运河,翻译告诉她:“巴拿马治安太混乱,如果你下船,在路上走,过一会儿,你会看到你的手拎着你的包在你前面走。”毕淑敏觉得这话很绕,没听懂。“就是说巴拿马犯罪特别猖獗,抢你,太慢了,偷你,太慢了,索性把你的手砍掉了,你的手紧紧攥着包,你都不会觉得疼,就看到你的包被拎着在前面走,还有你的手,恐怖到这种地步。” 
  在船上,毕淑敏每天准时起床,绕甲板坚持走5圈,吃完早饭后,看看船上小报介绍每天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讲座。闲时写作,她带着手提电脑,因为晕船,写了一会儿文章就觉得眼睛不行了。《蓝色天堂》多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
  毕淑敏一路晕船,但也领略了海景之美。在大海中央,四周一望无际,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海豚。如果没有好运气,连一只海鸥也看不到,是极为单纯甚至是单调枯燥的景色。“还是觉得挺难得的,有一种安静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做得到。”
  同船者多是日本人,毕淑敏听说船上最老的游客是一位99岁的老人,专门去找这位老人,竟认错了好几次,原来游客中七八十岁的老人就有好几个。毕淑敏顿生感慨:“我们中国人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像这位99岁的老人,我估计应该是做好会死的准备,毕竟岁数太大了,但他依然兴致盎然地出海了。”
  毕淑敏将一路所见所思集成《蓝色天堂》一书。这个别致的书名也是有感而发,“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海水,环球旅行尽管有一些陆地,但是绝大部分时间看到蓝色。如果让我说天堂的颜色,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就是蓝色。哪怕是我们在太空看到地球,也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毕淑敏解释,“绕地球走了这一圈,我发现地球上的人除了和谐相处,是没有什么办法把别人赶走的。我觉得天堂不在天上,就在人间。我们好像常常觉得天堂里没有磨难,没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到处都是鲜花美酒,好像也不用工作似的,但我想,没有这样的地方。我们能做到的并不是求一个虚幻的世界,而是今生今世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人依然要工作,还有一些不如意,可是我们的心里还是安宁的,大家一起努力,让她变得像个天堂。”
  我问:“你小时候有环游世界的梦想,走了一圈之后觉得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吗?”
  毕淑敏说:“这个梦想表面上是现实了,因为那时候只想着能够环游地球,很多人以为环游地球就是把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看到了,其实不是,它只是一个圈。这次环游地球的旅程只有20多个国家。在船上,正好我为汶川地震办了一个赈灾的捐款。船长说我把捐款送给中国灾区,船可以在其他的港口等我,我想那也是一份信任。我就下来飞回北京,从北京捐给红十字会,然后又去汶川的学校讲课,之后,我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才追上那艘船。当时我并不觉得是创了一个什么纪录,实际上我对世界上的探索多了好奇之心。我回来送捐款的过程,就闪过了整个中东。后来,我又到中东去了,把这些地方都补齐,我了解了一点伊斯兰文化以后,还要去看看其他的地方,反倒是一个梦想的实现。”
  我问:“你是医生出身,这本书很多章节都是医学的视角讲旅行中的感悟。这是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毕淑敏说:“我觉得是很本能的。因为我从当卫生员,然后到助理军医,当主治医生,做临床医务工作一共22年。这对我的影响还是挺严重的。我也不用刻意去回避它了。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用医生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在西藏待的时间太久了,因为那里也有点类似苍茫大海的状态,有雪山,也有旷野,我们是部队的第一批女兵,几个人,彼此之间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以后,就没有什么话好说了,每天很多时候就在那儿发呆,所以我觉得那种海上的枯燥,时不时就让我想起对着雪山的那种感觉。有一次,一个西藏的学者给了我一个解释:当时你在西藏阿里对雪山那些年,发呆其实是一种修行。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描述:大隐隐于市。不一定是要在大海之中,或者雪山之下,我们才能保持宁静,如果我们能对人生有一个比较坚定的把握,知道有一些是可以忽略不计,有的时候不必那么愤怒,有些事也不需要那么快的节奏,而真的达到这样的状态,人就变得比较平和了。当我们特别紧张的时候,好像觉得如果不尽快地去做什么事情,就会失去什么,这是现代的一个通病。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讲,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我们害怕失去那些东西,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物质的东西,并不是精神的东西。我们不会失去精神上的东西,如果不是主动放弃一些的话,把这些想清楚,是可以操控生活的节奏的。我们总觉得这个节奏是为外人所操纵,这从根本上讲不通,外人不能够决定你,还是你自己决定自己。如果你能够说不,能够知道放弃,能知道什么是重要的,重要的不放弃,剩下的不太重要的,可以把它压缩一部分的话,生活节奏就可以慢下来。”
  毕淑敏曾当过医生,又是作家,也从事心理医生的工作,这种经历对写作有什么影响呢?毕淑敏自我分析:“很多人会觉得,我原来当医生,然后做作家,然后去学心理学,然后又当心理医生,然后要调过头来写作,改天又出去环球旅行,返回来又去讲百家讲坛,好像有报纸说:毕淑敏华丽的转身。后来我心想,我有什么华丽呢?转身吧,我转来转去都晕了,而且其实还在原地。我觉得人挺复杂的,挺多面性的,研究、探讨人生,也会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文学也就是人学,最主要的是描写人。心理学也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和思维的科学。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区别的,但核心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描述的对象,是一样的。对我来讲,就不会觉得有很大的冲突。现在,我特别想达到一种状态,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当了几年的心理医生,各式各样的人来跟我说他们的所作所为的逻辑。有时候看到别人这么做,我们会说:他怎么能这么做呀,这太没道理了,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啊。但是做心理医生有一个好处就是,恰好就有一些人把一些不可思议的逻辑都告诉你了。我越发明白人的丰富,真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家要找到一个基本的和谐之点。”
  (本文作者为知名媒体人、出版人、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