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 通讯员 谢静 济南报道
胰腺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器官,“隐居”在腹腔深处,是人体仅次于肝脏的消化器官。尽管胰腺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生活,默默无闻,可一旦生病,便会造成诸多严重的危害。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副院长任洪波做客“壹问医答”直播间,就“慢性胰腺炎的防与治”展开了科普讲座,帮助大家对胰腺与慢性胰腺炎的防治有进一步的了解。
胰腺的生理作用与病理变化可以说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任洪波介绍,常见的胰腺疾病主要包括胰腺炎症性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胰腺实性占位病变(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等)、胰腺囊性占位病变、胰腺先天发育异常疾病及胰腺外伤性疾病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升高,亚洲人群患病率52例/10万人,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其数量约为女性的2倍。
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的疼痛、消化不良、呕吐等不适,比较严重的也会出现剧烈的腹痛、脂肪泻、糖尿病,甚至胰腺恶性肿瘤等。常见的检查方式有腹部超声、CT、磁共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胰腺内分泌功能检测等。慢性胰腺炎发病和许多因素有关,包括酒精、吸烟、遗传、高钙高脂血症、自身免疫、胰腺外伤以及胰管因素等。“酒精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病因,而且慢性胰腺炎的致病风险与饮酒量呈剂量依赖关系。吸烟是普通人群患慢性胰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它会增加慢性胰腺炎患者钙化进展,同时增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任洪波说,研究表明,酗酒(男性>80g/d,女性>60g/d)的患者来说,慢性胰腺炎发病风险为18%左右,酗酒同时吸烟的患者发生慢性胰腺炎的累积风险会增加到30%。
谈及慢性胰腺炎对身体的危害,任洪波表示,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生活质量下降,该病还会导致患者胰腺萎缩,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者丧失,甚至引发糖尿病、胰腺癌等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任洪波建议,慢性胰腺炎患者要营养饮食、少量多餐、戒烟戒酒、低脂低盐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除了一般治疗外,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还有药物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术、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治疗方案需专业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考量,制定个体化治疗、标准化施治、系统化管理方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