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1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许庆勇) 近日,看到自己摸排的侧钻井滨35-侧11井经过二次侧钻,“变身”为滨35-侧11B井后,取得峰值日产油25.4吨的好效果,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开发二室李耀喜出望外。今年以来,李耀已经摸排出10口侧钻井位,通过审批5口,已实施2口。
如今,像李耀一样的地质技术人员,纷纷将摸排侧钻井井位、加快侧钻井运行作为工作重点,采油厂侧钻井井数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新井质量、降低新井投资风险,他们通过严谨细致的新井井位再论证,暂缓或取消了36口新井井位。上半年,新井投产同比减少30口,单井达标率同比提升33.1%,平均单井日产油同比提高0.5吨。
新井井数“缩脖儿”,侧钻井数“蹿个儿”,是滨南采油厂优化投资结构,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务实举措。
滨南采油厂勘探开发近60年,目前未动用储量大多是深层、低渗透和特超稠油油藏,储量品位差,初期产能递减大,效益建产风险高。打一口新井,需要投资900万元,打得好是优质资产,打成空井或低产井,就是无效或低效资产,每年都得计提吨油折耗费,直到900万元投资全都转化为成本。
滨南采油厂新井投资规模大、折旧折耗高,折旧折耗占完全成本的30%左右,是导致盈亏平衡点偏高的重要因素,提高投资质量、降低投资风险对低成本发展至关重要。
利用长停井、报废井等老井的井筒,侧钻至新目的层进行二次开发,能够有效节省新井井场征地和前期钻井、固井等费用,一口侧钻井需要240余万元,投入相对低、风险相对小,为效益建产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他们不断强化“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多做研究少打井,要打就打高产井”“所有报废井均可利用,所有长停井均可扶停,所有套损井均可修复”等理念,在产能规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加大中浅层建产力度,提升开发质效。
他们持续降低新井数量,加大侧钻、套内开窗等低成本产能建设力度,大幅节约投资资金,将其优化到管网更新、隐患治理等稳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规模减小、质量更高、结构更优。
滨南采油厂先后出台了《新井部署奖励办法》和《采油管理区侧钻井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相关单位和人员工作积极性,并专门成立新井侧钻项目组,提升新井质量、优化新井井位、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他们多方协调侧钻动力,与井下作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深化侧钻等项目合作。目前,滨南采油厂侧钻动力已增至10台以上,侧钻井运行速度不断加快。
2018年,滨35-侧11井因套管损坏而废弃。今年4月,李耀和同事们响应采油厂加大侧钻力度的号召,全面投入自己负责的320多口井的井史资料里,“翻箱倒柜”地查找数据,一项一项地仔细分析,发现这口井剩余油较富集、尚有潜力层未动用。
依托高精度地震资料,李耀和同事提出把靶点布置到更靠近储层位置和构造的更高部位,对其进行二次侧钻、三次开发的方案。审批通过并实施后,滨35-侧11B井峰值日产油达到25.4吨,再次焕发生机。
目前,滨南采油厂已审批侧钻井77口,完钻30口,投产7口,日增油45吨。今年,该厂预计完钻新井100口,同比减少50余口,侧钻和套内开窗120口,有效优化投资、提升效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