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张子森
■“这已是习近平第三次来韶山。1966年和1997年,他曾两次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感受伟人情怀。”
■伴随着韶山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央领导人来韶山视察,希望韶山建得更好。2009年1月到10月,共有1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韶山,远超过2008年的8位。
■韶山市旅游部门的数字显示,2010年韶山市旅游人数突破600万人次。
3月29日,从广西来的游客陈先生在韶山毛泽东广场的毛泽东铜像前,虔诚地跪倒,然后扬着手和毛主席合影。
他是每年来韶山旅游、怀念毛泽东的600万游客里的一个。
几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来到毛泽东广场。
3月24日的《湖南日报》报道:“20日中午,一下飞机,习近平就不辞辛劳赶赴韶山,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
在韶山的宾馆、饭店甚至居民家里,随处可见毛泽东的照片;街上到处是胸前挂着毛主席像章的人;东方红等音乐在空气中飘荡……
与春日的葱翠相比,韶山注定是一座红色的城市。
■习近平第三次来韶山
据《湖南日报》报道,“这已是习近平第三次来韶山。1966年和1997年,他曾两次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感受伟人情怀。”
报道中写道:习近平带领大家一起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深深三鞠躬,表达对一代伟人的无限敬意和怀念。随后,他绕行一周,深情瞻仰毛泽东同志铜像。下午,习近平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
“3月20日在韶山村党支部,习副主席握着我的手问现在日子过得好不好。”3月29日下午,刘秀华在自己家里向记者回忆。
已经84岁的韶山村老党员刘秀华,从1959年开始,“有幸得到了毛泽东、江泽民、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8岁来到韶山冲当童养媳的刘秀华,在解放前就已经知道距离自己家几百米的上屋场,出了一个著名人物毛润之。
1959年,作为当时县里的模范,刘秀华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的次数非常多,一般他们要来我们村里视察的话,政府都会通知让我去。”刘秀华面色红润,经常爽朗地笑出声来,“因为我是老妇女干部,这也是毛主席对我的肯定。”
“习副主席来座谈的时候都说了,‘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父亲’,他对毛主席的感情非常深厚,我们也一样。”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回忆那天的座谈时说。
1983年2月21日,习近平的父亲、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参观韶山后写道:“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从小山村到县级市
3月29日,毛泽东故居,参观者排起了长队。故居旁边,毛泽东曾经耕种过的地里开满了油菜花;故居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拍照留念。
毛泽东故居周边的村庄,到处都是二层小楼,很多贴着时尚的白瓷瓦。多数村民都经营着毛主席纪念品商店,或者挂着以“毛家”开头的各种饭店。
每天,很多村民会把毛主席像章别在衣服上,然后在自家的毛泽东雕塑前沉思一会儿,再拍一拍胸口,气宇轩昂地开始一天的生活。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向游客讲述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这里时的情形,描述能力不逊色于讲解员,游客有时会听得张大嘴巴。
很多游客并不清楚,韶山最早只是几个村子的所在地,不是一开始就是一座旅游城市。在韶山人的记忆中,韶山是个被庇护之地。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湘潭县七都韶山冲上屋场。这里在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的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和银田乡、清田乡。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网站记载,1949年湘潭县和平解放后,韶山的级别逐渐提高:1950年划乡建政,韶山成为湘潭市所属湘潭县的第三区;1958年,韶山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湘潭县韶山区。
1981年1月12日,撤销湖南省韶山区,再度成立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和湘潭县韶山区,分别隶属湖南省委和湘潭县委领导。当年,邓小平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
1984年湘潭县韶山区升为县级区,改为湘潭市辖。
1991年,韶山迎来发展转机。6月25日,在毛泽东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面积2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万的袖珍城市———韶山市(县级市)成立,湖南省直辖,湘潭市代管。
自此,韶山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韶山的“一号工程”
从长沙到韶山的客车前一分钟还在油菜花盛开的田边飞奔,下一秒就到了城市主街道,几乎没有过渡的空间。韶山市仅有30多辆出租车,打车需要预约,而从汽车站沿一条主街往火车站走,10分钟就可以到达。
但相比于20年前建市之初,韶山市区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一号工程”实施后到现在的几年。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把韶山与井冈山、延安一起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向韶山拨付建设资金。
2005年12月26日,毛泽东遗物馆奠基,韶山“一号工程”正式启动。据了解,“一号工程”包括“一场、两馆、三路、四坪、一配套、一整治”等项目,总投资9.83亿元。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阳国立向记者回忆,当时是自己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上世纪90年代从北京运来的6000多件毛泽东遗物,“从保管阶段一下子到了保护阶段。”
韶山城建也开始有了巨大变化。自2005年起,深圳、厦门、青岛、长春等全国15大城市参与“共建韶山”。几年来,“共建”共启动40多个项目,2亿多元资金注入韶山。
这极大刺激了韶山市的发展,道路、市政建筑、楼堂馆所纷纷拔地而起。公开数据显示,韶山市自2005年以来连续四年GDP年均增速达18.5%,2009年底达25.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伴随着韶山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央领导人来韶山视察,希望韶山建得更好。2009年1月到10月,共有1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韶山,远超过2008年的8位。
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人的日子的确好了很多,但韶山的发展才刚起步,韶山人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城市会更加美好。
■全国人的韶山
游客的第一站往往都是毛泽东故居。故居坐南朝北,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是土木结构的“凹”字形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
3月30日阳光灿烂,毛泽东故居入口处排着长队,每人一次可以领取一张免费参观券,但不限制次数。
这里是韶山旅游最核心的位置,其次是故居旁边的毛泽东广场和毛泽东纪念馆以及遗物馆。在离故居300米左右的地方,毛泽东纪念园以毛泽东生平为主线,把延安宝塔山、西柏坡窑洞以及井冈山哨岗等按比例修建起来,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参观完毛泽东的革命历程。
在毛泽东遗物馆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毛泽东坐过的沙发、穿过的衣服、修补过的袜子等真实遗物。毛泽东纪念馆副馆长阳国立介绍,这些遗物是纪念馆1990年向中央打过报告经过批准后,从中南海运过来的。
纪念馆后面的毛泽东广场核心位置,竖立着毛泽东的铜像。1993年12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毛泽东铜像揭幕。此前的7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到纪念馆参观。同年,来韶山参观的游客人数达到了150万。
毛泽东广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年初一以及毛泽东的生日和逝世纪念日,是游客最多的时候。“我们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1000多个花篮,毛泽东铜像下面堆满了花。”广场上负责给花篮写挽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韶山市旅游部门的数字显示,2010年韶山市旅游人数突破600万人次。
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当年10月1日来到韶山。有媒体报道说,胡锦涛指出,韶山是革命圣地,为世界人民向往,一定要把韶山建设好。
毛泽东唯一还在韶山居住的近亲———堂侄毛岸平,退休后经常站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门前,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寻找毛泽东的足迹,虔诚地在广场上献花,鞠躬。
他会抽着烟感叹:毛泽东是全国人民的毛泽东,韶山是全国的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