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济宁为3840名残疾人奉上实实在在的“大礼”
特高兴,两岁娃叫出第一声“妈”
2019年1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 纸 蝶 变  只 为 一 城
2019.12.27
星期五
  带上人工耳蜗
听障儿学会说话

  25日上午,天空飘着小雨,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内暖意融融。两岁多的乐乐(化名)带着人工耳蜗,稚嫩的小脸上透出对眼前事物的好奇,一板一眼的按着老师的讲解认真操作着。
  在教室门外,乐乐的妈妈李女士静静地站着,时不时靠近听听门内的动静。李女士介绍,孩子在一次新生儿筛查时被查出听力有问题,后经多家医院诊断,最终确诊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那时感觉天快要塌下来了,但一家人并没有灰心,在当地残联部门的帮助下,李女士申请救助给孩子植入了人工耳蜗,并于今年2月份来到了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免费康复训练。
  李女士的包里每天都带着个小本子,记录着孩子每天的康复内容。“2月21日第一次上课,敲门声、名字、手机铃声微波炉警报声”、“3月9日,鼓声听放、三角铁听放、响筒听放”、“7月18日,辨识a m i sh,学习苹果”……这也是李女士每天的必修课。她说,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训练后,孩子叫出了第一声“妈妈”。“
  李女士一家的感动只是全市残疾儿童免费实施康复救助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一。市残联与教育、民政、财政、卫健、医保、扶贫开发办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服务流程,对救助对象和定点服务机构实行协议管理。
  截至目前,全市共为0-17岁的2759名残疾儿童免费实施康复救助,其中肢体残疾儿童564名、智力残疾儿童882名、孤独症儿童886名,听力言语残疾儿童349名;为46名听力残疾儿童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32名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为100名残疾儿童捐赠了轮椅,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和服务率居全省前列。
实施无障碍改造
她出门更方便

  “感谢残联为我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现在不管做饭还是出门都很方便。”邹城市田黄镇上大古村村民徐立菊手指着宽敞干净的灶台高兴地说。原来,徐立菊是肢体一级残疾人,几年前由于脑性瘫痪身体已无法站立,只能用手支撑着身体在地面上挪动。
  她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改造前她只能在一个偏房里烧柴禾做饭。每次烧锅做饭都会呛得咳嗽好久。邹城市残联的工作人员在入户调查时,了解到徐立菊自身实际情况,为她家改造了低位灶台,方便平时做饭。“屋门口由几块石板砌成的台阶也改成了防滑坡道,并适配了金黄色的扶手,解决了徐立菊出行的大麻烦。如今,徐立菊经常出门和邻居们拉家常。
  和徐立菊一样享受到无障碍改造的便利的还有全市1080户残疾人家庭。为加快推进全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济宁市残联,将7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实现有需求的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济宁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2019年济宁市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和《关于建立2019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台账制度的通知》,明确工作要求,指导各县市区进行摸底调查,开展实地评估筛选。每月调度县级工作进展情况,按时报送《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月度工作台账》,及时协调省残联、市财政,按时拨付了省级补助资金50万元和市级补助资金50万元,县级协调配套补助资金约130万元。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改造1081户,超额完成700户任务,已全部录入数据库。
  今年,济宁市残联联合市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帮扶残疾人,截至目前,2759名残疾儿童得到免费康复救助,1081户残疾人家庭享无障碍改造,给残疾人家庭带去了关爱和温暖。

  文/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从伟 通讯员 孙丹丹 刘军 

  2019年,济宁市政府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列入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一。在济宁市残联及相关部门的推进下,目前2759名残疾儿童得到免费康复救助,1081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了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家庭充分享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图说年报                 
  乐乐参加康复训练。
■今日本报B01-B04 ■本版编辑:李蕊 ■校对:崔培 ■组版:曾彦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