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出细活,开放“地摊”不能过急过糙
2020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盘活“地摊经济”是一个精细活,需要做足做好各种“功课”。
  □本报评论员 王学钧

  这几天,“地摊经济”彻底火了。在一片热议声中,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在有的地方,以往让摊贩们绕道而走的城管人员,甚至会主动打电话“请”市民们去摆摊。
  在保就业、便民生、促消费的当下,充分盘活“地摊经济”已成当务之急。“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李克强总理频频为“地摊经济”点赞,既是在给“地摊经济”撑腰打气,也是在催促各地采取行动,有所作为。从这个角度看,各地迅速作出反应,密集出台各种旨在盘活“地摊经济”的政策措施,正是积极作为的一种表现。不过,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必要的定力。应该看到,盘活“地摊经济”是一个精细活,需要做足做好各种“功课”。
  无论如何,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时要有足够的远见与规划。“地摊经济”固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但是,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分量”有限,不宜“捧”得太高,也不必急于求成。在这个意义上,旨在盘活“地摊经济”的各种政策措施要有长远打算,要尽可能做好统筹平衡,宁可“慢工出细活”,也要避免仓促出手,重蹈“一放就乱”的覆辙。
  要想“慢工出细活”,就得在某些细微处重点发力。在空间规划上,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摊位的具体方位与开放时间,明确相关从业者的权利与义务,好让大家都心中有数。如果因急于出台“利好”政策,该说清楚的没有说清楚,就会导致不必要的“试错”与混乱,影响“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摊位租金上,既要足够“保守”,又要公开透明。能不收费的尽量不收费,收费能低一些的就绝不往高里要。摊位租金管理应避免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权力寻租。如果因租价低廉而导致摊位紧缺,能增加摊位的尽量及时增加,确实不能再增加的,就通过公开摇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摊位租赁环节可能存在的各种“猫腻”。在监管技术上,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及时将“数字城管”“数字物业”引入“地摊经济”,尽快完成城市治理体系上的必要升级,确保“地摊经济”不危及消防安全、不影响交通秩序、不污染环境卫生、不侵害他人利益。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一放就乱”,各地还应建立健全摊点摊区巡查机制,及时整治市场乱象,为摊贩和消费者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让“地摊经济”行稳致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