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机制”打造村集体经济“升级版”
宁家埠街道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2020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目前街道共有23个家庭农场,36个农业合作社。
     近年来,宁家埠街道在村清产核资的基础,坚持“家产”不能少、收入不能减的原则,大力实施“三联机制”,通过让村干部“动起来”、村级资源“活起来”,实现村集体收入“多起来”。2020年上半年村集体收入较去年增加45万元,同比增长15%左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孙德升 

组织“联和”,头雁领航
  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把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村党组织星级考核和奖励机制,推进工作主动性。创新“支部+合作社”“支部+家庭农场”“支部+企业”党建富民新模式,目前街道共有23个家庭农场,36个农业合作社。
  在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合作社负责人,积极鼓励村干部参股入股,积极挖掘本村资源和产业优势,围绕大葱加工、大棚种植、瓜果采摘等产业,大桑树村、闫码村相继成立鑫豪农业合作社、禾力农业合作社,马北村、马东村成立玉园家庭农场、凤英种植养殖家庭农场,王推村、徐家村与帝豪农业园达成大葱产业种植及销售协议,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实现抱团发展,形成支部领路、支部(企业)领航、群众领先的发展新格局。
村村“联姻”,产业集聚
  近年来,街道依托潘王路设施农业隆起带项目建设,在大桑树村、马南村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冬暖温室大棚26个,实现草莓、西红柿、甜瓜等果蔬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同时,周边帝豪、长广、禾第等现代农业园区改造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撑。
  今年,结合街道村庄规模优化调整,利用大桑树蔬菜种植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马西、马北等村投资100万元建成4个农业大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0余人;宁一、刘家道、郭码、时码、徐家等村投资250万元,建设10个农业大棚,项目建成后,通过种植西红柿、草莓等,发展绿色果蔬种植、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同时,不断规范大桑、宁三、徐家村大葱销售市场,以品牌统一化、包装规范化、产地集中化为目标,进一步打响了“章丘大葱、宁埠产地”的品牌效应。
资源“联动”,优劣互补
  通过盘活存量,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率,全面推进街道资源资产有度开发、有序利用、有偿使用,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处置不规范合同102份,收回各类款项129.19万元,通过深入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把村级资产有效整合,实现村级资产快速增值。同时,立足街道资源优势,以大桑大葱市场为依托,王推村主动对接大葱深加工与储存产业挂钩,村闲置3间厂房用于大葱产业深加工车间,村可实现年增收10万元左右;依托向高村铜铝铸造厂的产业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13家配套加工企业。通过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千方百计抢抓机遇、挖掘潜力、找准路子,宁家埠街道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宁家埠街道将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多种形式,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