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南池小学“1+10+N”大阅读模式
课外读物进课堂,语文教学更鲜活
2020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教育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王英霖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B0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付吉庆


  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更侧重于对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对考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全国各中小学亟待破解的一大课题。
  自2015年起,济宁市南池小学启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并逐步凝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1+10+N”语文教学模式。在保障语文教材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将优秀课外读物“搬进”课堂,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好书、多读书,从根本上破解了学生阅读少、知识面窄的难题,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升了综合能力。
  
40分钟一堂课,师生共同侃“跑题”
  11月2日上午9点,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济宁市南池小学语文教师张俊甫走进五年级六班的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跑题”两个字。“同学们,今天我们这堂课的主题是研究‘跑题’,请大家拿出《给孩子的散文》这本书。” 
  根据前一天预习的情况,张俊甫示意学生们指出书中相关文章是否存在跑题的现象,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我认为《左撇子》这边文章跑题了,因为正文更多交代的是主人公如何在艰难岁月中成长的内容。”学生高瑞阳第一个站起来发表意见。“老师,我认为,这片文章没有跑题……”学生王继赞发表了相反的观点,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随后,同学们在张俊甫的带领下,又分析了《淡淡的月光》、《好的故事》两篇文章。短短40分钟的时间,有近20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间的互动频繁,整堂课也让人感觉“活”起来了。
  “文字可以穿越时空,但表达的情感是真挚的。”临近下课,张俊甫的话让记者恍然大悟:原来这堂看似天马行空的语文课,是要教会学生理解什么是散文。
  据悉,11月8日张俊甫老师将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小学)”上执教“群书阅读研讨课”,与薛法根、孙双金、王崧舟、管建刚等著名特级教师同台展示。
“1+10+N”教学法,课外读物进课堂
  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们阅读学习。
  张俊甫老师的这堂语文课,是济宁市南池小学“1+10+N”语文课的真实写照。为何要如此坚定地推行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此,从事小学教学和管理工作多年的南池小学沙军校长深有感触:“普通的语文课上,老师卖力讲课文、知识点,但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却提升不明显,学习兴趣也不高。”对此,作为济宁市教学能手的张俊甫也深有同感,“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陈旧,老师们教得没激情,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014年9月,沙军邀请济宁学院中文系彭兴奎教授担任学校的语文学科导师,彭兴奎教授通过听课、与师生近距离交流等方式,寻求破解这一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并非只在南池小学存在,而是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彭兴奎教授在细致的调研后发现,语文课堂上,老师广泛存在念教参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为此,彭兴奎教授提出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2015年9月,南池小学启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并推行全新的“1+10+N”教学模式:1是指一本教材,10是指每学期课上阅读10本课外书,N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1+10’之外自主选读的课外书。语文教学中,将一个学期的教材限定8周时间完成教学,余下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10+N”,变课外阅读为课上阅读。并经过三个学期的推行,老师和学生们的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语文课堂果然“活”起来了:老师教得酣畅淋漓,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
  2017年4月,学校市级课题“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1+10+N”语文教学研究”获准立项。2019年9月,南池小学在全体语文教师中全面推行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场语文教学的改革之风在学校全面铺开。
科研保障引领阅读,让师生书山有路
  阅读陪伴南池学子成长。
  为全面推行“1+10+N”语文教学模式,学校定期邀请市、区两级教研员和语文教学名家给予课堂教学指导。同时,与高校联合,提供课题理论支撑。彭兴奎教授自2015年起,一直跟踪指导,引领教师在课堂上多读少讲;组织语文教师开展日常“三读三写”(读报纸、读杂志、读书籍;写教学实录,写教后记,写下水文)。学校每年订购两万余元的各类期刊,每位老师也自主订阅至少一份专业报刊。“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阅读从教师做起’成为学校的课改亮点,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沙军说。
  缩短了语文教材的教学时间,能否保障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对此,南池小学全力用好“1”册教材,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大胆尝试用两节课完成一个单元的基本教学任务,结合年级教材特点,潜心研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将单元内容整合,并进行拓展。”南池小学副校长陈晶说,课题组教师探索出相对高效的单元整合课模式。
  课题中的“10”指的是每学期纳入课堂的10本精品书。学校每个年级每学期都会围绕“向学生推荐哪些书目”进行专门研究,确定书目后学生人手一套。作者均为活跃在当今文坛的著名作家,两套“经典”,巧妙地构成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呼应,为学生打下文学素养和精神成长的底子。对“N”教师则不做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爱好选读,同学相互推荐,使阅读的视角更广阔。“利用课上所学知识,阅读N,是1+10的延读,反过来又丰富1+10。”陈晶说。
活动缤纷多彩,在阅读中寻找快乐
  课堂上的南池小学学生。
  近年来,学校积极搭建小组、班级、年级、全校的阅读平台,每周、月、学期开展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阅读。每年的读书节,学校都开展“诵传统经典,做儒雅少年”大型活动并组织书香班级评比活动,每个年级评出两个书香班级,期末进行隆重表彰。班级的同学为了能得到这个荣誉,都积极参加到书香班级建设中去,为创建书香班级而阅读,从而让学生体验阅读是一种责任。
  班级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学校各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低年级开展的背诵古诗80首,读经典绘本;中年级的“读童话,演童话,写童话”,用任务驱动学生读书;高年级的课本剧表演,阅读交流,好书推荐,给孩子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学校还积极倡导亲子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凝结亲情。通过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创造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实践证明,我们以‘语文教改’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学科教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提升了师生的核心素养。”南池小学校长沙军坦言,近年来,学生学习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从多读、乐读逐步达到会读、善读,提升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写作不再畏难,内容真实,具体,无空话,套话。老师们也在读中有所得,读中有信心,指导学生读书有了广度和深度;教师教学状态和生命状态逐渐改变,不断突破专业成长瓶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