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传承传统文化,还带领村民增收
指尖“针”功夫 绣出美好愿景
2022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针线在董淑梅的手里不停游走,一件吉祥别致的醒狮小物件很快就做好了。
     文/片 记者 亓玉飞 
通讯员 傅玉娇         

  近日,济南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杨家楼村村民董淑梅格外忙碌。只见她手里的针线不停地游走,一个小时后,一件吉祥别致的醒狮小物件就做好了。因为这个物件的寓意好,董淑梅的网店接了不少订单,最远的订单来自广东、贵州等地。
  据了解,网上很多店铺都在卖董淑梅做的这个醒狮小物件,为何这么受欢迎呢?这还要从她的针绣技艺说起。
  董淑梅是靳氏针绣的第四代传人。靳氏针绣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靳氏针绣》记载,靳氏针绣创始人靳巧凤是清朝末年皇宫绣房的绣徒,自创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心法技艺,各种彩线全凭十个手指往来如飞,通过挑、钩、拢、合等针法用来编织,织成大家喜爱的作品。
  董淑梅从小就对刺绣情有独钟。来到婆家以后,她跟着婆婆学习针法,慢慢熟能生巧,一般的小物件手到擒来,根本难不倒她,最终成为靳氏针绣的第四代传承人。
  在学习祖传手艺的同时,董淑梅还不断从网络中汲取自己需要的针绣知识,学习他人的针法技法,渐渐地从小物件绣到大物件,从照猫画虎到加入自己的灵感,靳氏针绣在她的手里推陈出新。
  针绣技法逐渐成熟的董淑梅,有了借助互联网把针绣作品推广出去的想法,不仅能让大家认识靳氏针绣,更能让大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从2011年开始,董淑梅开起了网店,通过网络建立起了微信群、QQ群,靳氏针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事针绣多年,让董淑梅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她给国外高档服装设计师专门制作的作品。设计师想在自己的作品上加入中国元素,通过网络联系上她,让她设计服装装饰品,这让董淑梅兴奋不已。通过沟通交流,终于为他们设计出了满意的作品,并且在服装展示以后,设计师给她传来几张服装照片。看到自己的作品走出国门,向更多的人展示中国元素,董淑梅倍感荣幸。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针绣作品的需求不断更新,董淑梅根据大家的审美,及时变化自己的针绣作品。现在,董淑梅正在给济南竹马戏偶设计电动木偶的外形,她感到压力的同时,也对针绣这条路越走越有信心。
  近几年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董淑梅开始考虑如何用针绣带领当地村民致富。于是,董淑梅开始线下教学,只要想学针绣的,她来者不拒,目前已有郑王庄村、里辛等十几个村的人过来学习,并且已有20多人的固定团队,一起生产产品,带动大家致富。
  董淑梅的学生张艳告诉记者,学会针绣以后,一个月大概能赚1400块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董淑梅还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钢城区老年大学、杨家楼小学开设公益课程,为学生和老人传授针绣知识。董淑梅说,希望通过自己授课,让年轻人认识传统文化,了解针绣知识,让大家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重拾兴趣,传承下去。同时她也想帮助更多村民增加收入,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