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网络谣言,平台应汇聚“真相的力量”
2022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蒋璟璟

  近日,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上月的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上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编造疫情传言、虚构招录信息、夸大暑热影响以及为蹭热点、谋利益而歪曲事实真相、传播错误认知等方面。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也公布了近期的“辟谣榜单”。整体来看,网络谣言呈现出“精细化”特征,迷惑性更强,而全网的辟谣效率也有所提升。
  当下很多场景下,当日辟谣甚至是即时辟谣,成为可能。在最新案例中,“上海辟谣出现猴痘确诊病例”,基本是第一时间就熔断了谣言,将负面影响降至最小。诸如此类,其实不是孤例。之所以有此效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核心的就是一套多方合作的针对“不实信息”的治理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一方面,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官方的“辟谣出口”“辟谣账号”;另一方面,抖音、微信等大平台也加速推动了诸如“信息核验”“联合辟谣”的基础建设。
  “辟谣”是个技术活,拼的就是能否更早发现,更早甄别,更早澄清,以及更彻底地“消除影响”。为此,各大平台可说是各显其能。例如抖音搭建了预警、分析、验真、提醒、辟谣、拦截、打标七大步骤板块,构建起立体应对体系,并通过引入专业人士、强化科普力量,来强化对不实信息的甄别、证伪。凡此种种,应该说初见成效。
  用好流量优势、技术优势,系统推动对不实信息的协调联动、共同阻击,各方大有可为。腾讯的“较真”、微博的“捉谣记”,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各自生态内对“不实信息”的治理。这客观上表明,互联网行业之于“不实信息”的治理,加快了从“共识”到“共治”的转化。
  “不实信息”源头错综复杂、形式多种多样,谣言“假得越来越真”,“真相的力量”更该越聚越强,这是法治的力量、责任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更是多方合力之下“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强大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