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夫稳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没有特色化、可持续的乡村产业,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而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又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
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嘉祥农商银行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作为服务“三农”的第一要务,不断创新产品供给、优化金融服务,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制定差异化、特色化、贴心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投放信贷资金,让金融“活水”持续润泽乡村广袤大地。
大棚贷“贷”出
蔬菜致富好光景
一颗颗小西瓜垂挂秧头,一个个长茄子长势正旺……走进嘉祥纸坊镇朱街村蔬菜基地,初春晴空下,一排排高标准大棚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光,与远山相衔,场面壮观。
40出头的村民朱立峰看着长势喜人的茄子,笑得合不拢嘴,“我承包了3个大棚种茄子,5个月卖了4万多元了,今年少说能赚10多万。”他此前经营石材,当地封山禁采后,转型设施农业承包大棚种蔬菜。
和他一样沉浸在喜悦中的,还有他的“伙计”朱本辉。朱本辉原来搞长途运输,3年前改行在村里承包了6个大棚,种植黄瓜、甜瓜、西瓜。他种的礼品西瓜去年卖到13元1斤,今年他信心更足。
2019年,嘉祥纸坊镇朱街村党支部成立钓鱼山农业合作社,利用国家扶持资金建设大棚蔬菜基地,带领村民踏上党支部引领的致富路。首批蔬菜大棚建好后,朱本辉、朱立峰等村民看到设施农业前景,租赁大棚种植蔬菜瓜果。
完善蔬菜大棚内部设施、购买农资原材料、人工费等后续投入,让租赁村民普遍资金“吃紧”。嘉祥农商银行纸坊支行主动实地调查,联合总行信贷部门创新推出朱街“大棚贷”,破解了租赁村民的资金之忧。
目前,朱街村蔬菜基地已建成高标准大棚175个,占地1200余亩,随着蔬菜基地发展,朱街村开始出现人才和劳动力回流现象。期间,嘉祥农商银行为26户村民办理“大棚贷”授信,授信金额680万元,投放资金450万元。“金融活水”精准流向设施蔬菜,朱街村的大棚里“种”出村民增收好前景。
“金耳朵”成为
百姓增收大产业
这边大棚蔬菜长势喜人,那边毛木耳种植生机勃勃。在嘉祥满硐镇南武山村吴保金家的木耳大棚内,一袋袋菌包整齐排列成“墙”,两端正长出一片片肉质饱满、毛绒细腻的“小耳朵”。
种植毛木耳8年之久的吴保金说,“毛木耳长成后就像一个个大耳朵,乡亲们都叫它‘金耳朵’,因为它鼓起了我们的‘钱袋子’。”种植之初,建设大棚、制作菌包、购买菌种需要大笔资金,嘉祥农商银行满硐支行给予其贷款支持,助力他走上木耳致富路。如今,他建有4座木耳大棚,占地13多亩,亩产效益近4万元。
同村的曾庆华投资40余万元建了两座木耳大棚,嘉祥农商银行满硐支行为其办理了30万元的鲁担惠农贷,解决了他生产季资金周转难题。和曾庆华一样,大多数南武山村木耳种植户都得到了当地农商银行的贷款资金支持。
有了示范效应和农商银行信贷资金支持,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木耳种植,目前南武山村40余户村民建了高标准木耳大棚,木耳种植量高达1000万袋,成了村里的富民产业。
嘉祥农商银行满硐支行行长王龙介绍,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支行坚持上门驻村集群办理信贷业务,为当地木耳产业授信1200余万元,目前用信木耳种植户30余户、用信金额500余万元。
朱街村的设施蔬菜和南武山村的木耳产业仅仅是嘉祥农商银行助力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该行充分发挥县域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战略、大格局、大建设,积极担当,创新作为,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做优“三农”金融服务,让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润田间地头,助力乡村优势产业发展。
截至今年2月,嘉祥农商银行贷款余额134.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93.29亿元,乡村振兴类贷款余额89.08亿元,为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济宁篇章贡献了农商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