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立法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
专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规定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杨璐            

  5月30日,记者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3年5月30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条例》共8章52条,对生态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保障措施等作了规定。
  《条例》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作了全面规范。明确坚持节水优先、统筹兼顾、集约使用、精打细算,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统筹生产用水。分别对加强黄河河道及其备用入海流路岸线管控、统筹配置水资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地下水开采管理、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非常规水源利用、黄河三角洲水系连通等作了规范。
  黄河三角洲在世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特色,资源禀赋和生态功能具有全球性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条例》专设一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规定,明确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职责。对黄河三角洲范围内危害野生动植物的活动作了禁止性规定。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容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大且过程缓慢,《条例》对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作了重点规范。明确生态修复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遵循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并分别对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和生态补水、河口治理、农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作了规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