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卡”解游客难题,曲阜“红骑手”解锁公益新职务
一个电话,小哥到场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人民监督公开送达 检察建议“刚性”落地
开展口腔公益讲座 口腔缺牙及时补种
  记者 易雪 房体朔
通讯员 张建伟 贾启震

  “欢迎来到曲阜游玩,这是您点的餐,附送您一张暖心服务卡,在这里游玩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近日,在曲阜鲁城街道的外卖骑手们又多了一层新身份——“招呼小哥”。他们在送餐的同时,遇到有需求的游客后会送上一份“暖心服务卡”,上面附有联系方式、诚信商家和简约地图,只要游客一个电话,就有小哥到场帮忙。

  扫码看视频。
  小哥正在向游客解答问题。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韩冬) 近日,济宁口腔医院开展口腔公益讲座,提醒市民牙齿和其它的器官一样,都有自己专有的功能。如果缺牙时间太长了,牙槽骨和牙龈会慢慢的废用性萎缩。
  长时间缺牙,邻近的牙齿会移位,对颌牙齿会伸长,颞颌关节可能弹响疼痛,造成整个咬颌关系出现紊乱。就像齿轮的运行一样,本来很流畅,可是,某一个齿断裂之后,整个运行系统就会出现紊乱,长期缺牙会给后期的镶牙,带来更多的麻烦,比如需要调磨邻牙,调磨对颌牙,或者需要正畸治疗。把本来的一个问题,拖成了多个问题,把简单的治疗拖成了复杂的治疗,把少的费用拖成了多的费用。
  奔波在路上的曲阜“红骑手”。
  自制“服务卡”
小哥听“招呼”

  午间时分,在曲阜城中心五马祠街商业区,人声鼎沸。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5月17日,刚从档口取了几单外卖的“小哥”孔波一路小跑,将外卖妥帖放在贴有“红骑手”标识送餐车的保温箱中,正准备骑上电动车送餐时遇到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吴莉莉的求助,便主动为其解答了起来。
  “我刚从酒店出来,想问下去孔府怎么走?”吴莉莉向孔波问起了路,孔波耐心地告诉她怎么走最方便,顺手还递上了一张“暖心服务卡”。“您如果在曲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面对如此贴心的服务,吴莉莉非常感动:“连外卖小哥都来当‘义务导游’,曲阜这个城市人人热情好客,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制作‘暖心服务卡’是我的创意,没想到现在除了我之外,社区里的骑手们每天工作都会随身带几张‘暖心服务卡’,提供给有需求的游客。”回忆起缘由,孔波常年风吹日晒的脸庞露出了羞涩笑容。“五一小长假的当天晚上10点多,我接到了一个地址是酒店的派单,送餐过去后发现是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因为预约的第二天去孔庙游玩,怕找不到地方,便向我询问其路线。”孔波笑道,由于表述不清,他还为此用纸给游客画了一幅简单“地图”。
  正是这一次偶遇,便让孔波萌生了制作“暖心服务卡”的想法。鲁城街道阙里社区的“骑手之家”是孔波每天忙完后和同事集中休息的地方,第二天中午当他来到“骑手之家”与同事闲谈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想到得到了骑手和社区的支持。“现在旅游回暖,曲阜也迎来了旅游旺季,波哥的建议特别好,如果我们把周边好玩的地方标注清楚,在送餐的时候顺手递给游客,也能让他们在曲阜游玩有一个好的印象。”骑手刘仲朋说。
城市活“地图”
拓宽“服务圈”

  “这里是专门为外卖小哥们打造的一处驿站,是想让他们在接单或工作之余有个休息之处,没想到他们在这里竟然‘诞生’了为游客送去‘暖心服务卡’好点子。”社区网格员郑秀岭回忆道。“当时外卖小哥孔波在这里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时,我们都认为是个好点子,便想着要做大家一起做,所以我们统一定制了一批‘暖心服务卡’,上面有周边好商家推荐和求助联系方式,游客一个电话,就有小哥到场帮忙。”郑秀岭说。
  外卖小哥如同一张“活地图”,具有流动快、线路熟、联系广、情况明的优势,于是社区便将‘暖心服务卡’推广开来,把“骑手之家”作为调度点,组建了一支“红骑手”志愿网格员队伍,打造出骑手之家“10分钟”服务圈,游客只需一个电话,随时可以调度附近的外卖小哥前去提供指路、领路等服务。
  “今天我遇到了两个有需求的游客,想要咨询附近有没有特色的饭馆……”“刚才有个问路的游客,我给了他一张暖心服务卡。”郑秀岭全天候手机不离手,因为她与40余名“小哥”共同组建了一个“红骑手”微信群,每天都有小哥在群里呼她,并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方式告诉遇到游客遇到的诉求以及社区内各类综治问题。接到上报后,会及时进行台账统计和记录,如若遇到紧急事件,她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单位和部门。
  “外卖小哥就是社区的‘流动网格员’,我们社区身处曲阜景区附近,小哥们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可以担当信息员、宣传员、排查员,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曲阜市鲁城街道阙里社区党委书记王长青介绍,阙里社区坚持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持续完善社区“1321”即“一生爱你”工作法内涵,成功把“外卖小哥”融入到“1321”服务体系中去,打造以骑手之家为中心的“10分钟”服务圈,更好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游客、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
党建+服务
“骑手”进基层

  从“漂流感”到“归属感”,再从“归属感”变为“参与感”。落脚的地方在何处?“暖心服务卡”的诞生便是答案。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就业群体人员愿意为社区出把力。
  近日,阙里社区“骑手之家”组建“红骑手”志愿网格员服务队,快递小哥杨力率先报了名。一次送件时,他发现鼓楼南街一处井盖丢失,来往行人一旦不注意会发生危险,他赶紧拍照上传“红骑手”微信群。第二天井盖就得到了修复。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小哥们也通过融入到社会治理之中,擦亮志愿者名片。仅成立10多天的时间,阙里社区新业态就业群体在“红骑手”微信区上报事近百件,参与志愿服务达500多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直接接触群众的特点,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号召更多的骑手加入‘红骑手’队伍,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助力基层治理。”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孔令强表示,目前街道以阙里社区为例,根据每个社区自身需求和特点,以打造“鲁韵‘新’风 同‘新’同行”党建品牌为抓手,引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以“新市民”姿态融入社区,建立更多的“红骑士”志愿服务群,广泛吸纳辖区内社区负责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加入,形成“网格员+红骑手”的“1+1”基层治理合力方式,切实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治理参与感及社会认同感。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李文莹) 近日,兖州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公开宣告送达了一批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书,此次活动邀请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提升社会治理检察贡献度。
  送达现场,承办案件检察官介绍了案件基本情况,就检察建议书围绕的重点问题和整改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释法说理。下一步,兖州区检察院将立足检察职能,依法能动履职,进一步促进检察权规范、高效运行,强化检察监督职能、提升检察监督质效。

编辑:刘凯平 组版:曾彦红 校对:安秀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