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达人”何丹丹让家乡农品走向全国
返乡创业“逆袭”,她为家乡代言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李从伟 王浩然

  从去大城市闯荡创业失败,到回家乡卖当地农产品成功逆袭,嘉祥县万张街道靳庄村农家姑娘何丹丹凭着不认输的韧劲,在电商的路上越走越自信。鼓了腰包,也把老乡的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家人口中“不务正业”的何丹丹成了村民交口称赞的“网店达人”。
规范档案,提升水平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李仲) 一季度以来,国网鱼台县供电公司严格落实省市公司档案管理工作部署,保障管理类档案归档及时性、完整性。下一步,鱼台供电公司将严格按照档案整理规范要求,为明年高质量完成档案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排查,消除隐患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李仲) 近日,国网鱼台公司组织开展雨后仓库安全隐患检查,加强仓库安全管理,确保物资与人身安全。下一步,鱼台公司将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安全的意识,保障物资仓储安全。
多措并举,处置旧物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贾琳) 近日,国网曲阜市供电公司物资供应分中心积极按照废旧物资管理相关要求开展废旧物资处置工作。在废旧物资现场回收方面,专业部门建立会商制度,做到施工现场废旧物资颗粒归仓。
高效监督,保障安全
  何丹丹正在经营网店。
  一天卖出3000多单
客户遍及全国各地

  装袋、封口、打包、贴订单标签,5月24日上午,嘉祥县万张街道靳庄村村西的一处由农家院改建的厂房里,十几名工人各司其职,一派忙碌的景象。下午,这些装有红皮花生、大豆、五色米等五谷杂粮的包裹就会装车发往快递点,端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电脑前,何丹丹一丝不苟关注着网店后台,不时在本子上记下一些东西。一头长发挽成发髻,身穿格子衫,言语间透着农家姑娘的淳朴。
  “我们现在主要卖的是咱当地的农产品,有黄豆、面粉、小米等,现在一天能发3000多单,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何丹丹说,目前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了14家店铺。
  创业之初,何丹丹把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父母拉来当模特,用最笨的方法展示乡村真实的生活。曾经不看好网店的父母也改变了态度,开心地介绍自家产品。
  网店越来越红火,货源也不再只有自家地里的粮食,还有从乡亲们手里收购的粮食,又搭建起两千多平米的工厂,招来村里30多个女工,分拣粮食,进行包装。何丹丹也会经常出镜,和父母及乡亲们一起为家乡的产品代言。
带上爸妈“二次”创业
农品上网销路大开

  农家出身的何丹丹曾经也有个“城市梦”。
  2012年,何丹丹辞去在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拿着父母积攒下的十万元钱去上海创业,开网店卖服装。“不得不承认,在时尚选款上,咱没有那么好的眼光。”只有进货没有出货的何丹丹,销路一直不好,隔三差五求助父母打钱,总想着万一明天情况就会好转。“父母一度以为我陷入了传销组织。”
  然而生活没有万一,两年时间过去,生意仍没有起色,不仅赔了20多万,连水电房租吃饭都成问题,何丹丹感觉在上海实在坚持不下去,2014年,扛着几大包没卖出去的衣服,回到了老家。
  创业失败,加上父母不时的埋怨,何丹丹生活很压抑。盯着家里养的两万只鹌鹑,她又打起了网店主意。“鹌鹑蛋在线下批发销售,一天赚不到100块钱,行情不好时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鹌鹑蛋放的时间长了,营养流失斤数变少,即便赔钱也还得忍痛卖。”有了上海的创业经历,何丹丹想把鹌鹑蛋放到网上卖,给自己的网店起名“和爸妈一起创业”。
  那时,在大都市唾手可及的网络,尚未在村子里广泛普及,何丹丹买了手机上网卡,有时图片上传一半就断网。对服装时尚没有独特眼光的她,索性直接将养鹌鹑的原生环境不加修饰放到网店里。她把养了十多年鹌鹑的父母搬上网络,变身“鹌鹑专家”,给买家出招,普及食用知识。店铺由最初的一天两三个订单,到后来快递装满一辆小三轮。
  随着订单量的增加,何丹丹发现不少买家除了想买鹌鹑蛋,也想买各种杂粮,恰好自家50亩地生产黄豆,黑豆,小米,玉米等,于是何丹丹将老乡们的农产品也挂在了店里。
  何丹丹的办公室后面是一大块麦田,忙碌间隙,她喜欢推开窗,欣赏庄稼生长的景象,“看着心里就踏实!”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李仲) 近日,国网鱼台公司上下掀起学习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高潮,物资质量监督专业及时组织学习,督促落实工作开展。下一步,物资供应分中心将继续保持高质量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守好入网物资安全关。
智慧社区,智能治理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尹寒冰) 为创新社区治理手段,汶上县南站街道通过打造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真正将技术的便利性转化为居民享受服务的便捷性。
学党史,润童心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王友芹) 日前,嘉祥县金屯镇大孙小学开展“迎六一 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宣讲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警示教育,拒绝酒驾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徐恒征) 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纪法意识,近期,梁宝寺镇纪委利用镇党校党员常态化教育平台,开展酒驾醉驾警示教育活动。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法律意识,筑牢防止酒驾醉驾的第一道防线。

联合反诈,凝聚共识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相飞)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有效降低电信诈骗发案率,5月28日,曲阜市鲁城街道联合曲阜农商行深入人流聚集的公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反诈宣传资料160余份,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识骗、防骗能力。

六一送暖,真情关怀
  何丹丹展示家乡农产品。
  本报济宁6月1日讯(通讯员 任海东)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曲阜市陵城镇相关负责同志、辛庄村支两委等来到辛庄村小学,向孩子们送上节日的问候。辛庄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们为到场的领导与嘉宾戴上鲜艳的红领巾,镇、村相关领导为辛庄小学颁发“教学先进管理单位”荣誉牌匾,并为每位孩子发放了节日礼物。
编辑:刘凯平 组版:曾彦红 校对:丁安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