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助推济宁“乡村振兴”
农文旅融合,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小镇走出振兴新路

  5月23日,走进依山傍水、绿林环绕的泗水县龙湾湖片区东仲都村,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村貌与普通村落有所不同,虽少了分烟火气,却多了条致富路。
  在龙湾湖艺术小镇的画室内,五六位妇女正手持画笔点缀花瓣。“送完孙子,家里没事,我就会来画画,一天多时能画20幅,少时也能画七八幅。”泗水县圣水峪镇南尧湾村村民肖美玲直言,在这里工作不仅时间不受限,绘画难度也不高。和肖美玲一样,画室内还有十几名村民,她们各自分工,如“流水线”生产一般。
  在这里,村民不仅能打工,还能当老板。养蜂26年的村民周青在艺术小镇街上摆起了摊。“现在不愁销,年收入能有五六万元,是过去收入的一倍。”看着自家的蜂蜜,周青忍不住露出笑容。周青称,原来最愁的是销路,如今返乡青年帮着产品设计和销售,自家的蜂蜜成为炙手可热的伴手礼。
  其实,不止是在这次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上大放异彩,从2022年的省旅发大会,到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坐落于泗水大山深处的龙湾湖艺术小镇,凭借着极具创新、创造性的传统文化属性,频频“出圈”。
  小镇联合创始人、文化艺术总监赵岳枫作为把这一切变为现实的“小镇梦想家”,对未来仍然有着不小的“野心”。“夹山头村建立艺术粮仓,东仲都村打造艺术小镇,就是要让粮仓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小镇成为传统文化的‘市场’。”他告诉记者,2022年粮仓和小镇同时被列为泗水县首批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后,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了。
  “创新和创造,为传统文化活下去、活得好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这些文化从业者点亮了明灯。”最近,赵岳枫正倾力在艺术小镇内打造“手造大集”,利用他和众多入驻艺术粮仓的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的力量,吸引全省各地市的“手造100”汇聚于此,“让山东手造产业化、规模化,传统匠人们不仅能活下去,传统手工艺也能得以传承。”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传统村落焕发生机

  屋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分布、错落有致,这里尽显乡村建筑之美;彩色logo、创意设计、露营休闲,这里“年轻范”十足。在“超级乡村”大洪沟村里,记者见到了这座传统村落的满满活力。
  拾级而上,推开小木门,“立春”“雨水”等民俗小院映入眼帘,文艺范十足的小院已经获评“山东省五星级民宿”,在给当地增收的同时,还能增加100多个就业岗位;不远处浮生小酒馆已成为网红打卡点,旺季时候每天能卖出1吨啤酒;乡风礼堂每年承办婚礼、宴会、企业团建等各类活动50多次,举办周末小剧场等惠民文化演出90多场……
  近年来,大束镇按照“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保留优化原生村貌、形成乡村特色产业”的工作原则,对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采取村集体资产入股、群众资产租赁、社会资本引入、专业团队运营的模式,盘活村内70套闲置宅院和周边460余亩低效闲置土地,建设高端民宿、乡风礼堂、大师创作工坊,打造复合型文旅度假村项目。
  而除以专人、专业为本,结合本土特色人文历史资源外,寻找差异化发展振兴路,如何让文旅项目不再受制于游客?这是大洪沟乡创产业园合伙人万强一直思索的事。
  “我们在全国的会员有3万余人,每个月我们都会寄出当季农产品,前几天刚寄出了邹城的大樱桃。”万强称,不仅如此,邹城的沙地冬桃、西瓜、蓝莓也会以这种方式销售,让当地居民安心种地即可。
  如今,大洪沟村以产业孵化、研学体验、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为支撑,实行“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模式,通过创业入股、租赁等方式,累计引进乡村振兴合伙人162名,打造了灵泉春茶、汉服馆、浮生小酒馆、咖啡屋、妮妮红等15个合作项目,成为不靠游客支撑也能自我发展的产业孵化器。
  记者 孔茜 康岩 汪泷

  5月22日至23日,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举行。这次会议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明确目标任务,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会议举办期间,与会同志先后观摩了泗水县龙湾湖片区东仲都村、夹山头村,邹城市大束片区大洪沟村、钓鱼台村。作为济宁市首批100个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上述4个村居在观摩期间,因其强烈的传统文化属性,以及在乡村振兴领头雁、产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基层干部的合力推动下,凭借着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现代农业等亮点,为与会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未来,无论是上述这4个村居,还是那些同为示范点的社区、学校、企业、景区等,都将在文化“两创”的推动下,不断前行,打造出具有“济宁符号”的文化地标。

  夜色下的艺术粮仓灯火璀璨。
增添更多文化资源,群众文化生活更丰富 “文化入户”让示范点更接地气
详见C02版
泗水县龙城幼儿园探索乡土教育特色,积淀特色园本文化 寓教于学,“乡土文化”搬进课堂
详见C04版
  ◎5月25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推进办副主任李学斌带领调研组,到济宁太空星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派驻干部助企攀登工作。
  ◎5月26日下午,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组织开展每周五集体学习活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领导班子及全体人员参加学习。
  ◎5月29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
  ◎5月30日上午,尼山文化片区规划建设专班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实地督导鲁源小镇首开区、尼山宾舍扩建、耕读书院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并对近期有关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5月31日上午,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召开会议。
  ◎6月1日上午,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工委主任周均平带队,赴任城区永丰街中心小学、济阳街道运河社区等文化“两创”示范点实地调研,并向示范点赠送报刊架和传统文化报刊、书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