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夏庄镇中心小学:打造“一红一绿”工作品牌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绿茶文化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通讯员 薛俊臻   

  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引领学生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品味家乡茶文化,感悟劳作之美,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莒县夏庄镇中心小学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注重打造“一红一绿”工作品牌。
顺势而为,乡土育人
创建品牌特色

  夏庄镇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昔日红色抗战带,今朝绿茶种植带”之称。忆往昔,夏庄镇既是革命老区,也是百姓参军、入党的聚集地,作家何林在他的诗中说: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最壮观的红色群落,这是中国老一代共产党人最后的影像;看今朝,万亩茶园百家茶庄,夏庄镇是山东省“南茶北引”最早的试点之一,也是山东省旅游强镇中的“茶旅小镇”。
  莒县夏庄镇中心小学依托夏庄镇深厚的红色底蕴和绿茶文化,持续打造“一红一绿”工作品牌。在“一红”的红色基因传承课程中,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里渗透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依托莒县抗战展览馆、学校内“传承红色基因”文化区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等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五育并举”中劳动教育要求,学校深入开展“一绿”的茶文化劳动实践课程,编写了《和雅茶文化》校本课程读本,分别在中心小学、马坡小学、石岭小学等校园内建立了绿茶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并依托浮来青景区3000亩有机茶园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学生将劳动课堂搬进基地里,种植、松土、浇水,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课程的感悟、让茶文化滋养少先队员美好童年,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热爱劳动的种子。
乘势而上,教学相长
创新发展路径

(一)明晰课程目标,坚守立德树人使命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图,确定学校“一红一绿”课程研究的基点。对六大核心素养,18个主要表现点进行了分析,确定课程总目标: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感、提升创造性生活、培养美好的品德、传承优秀中华文明。
(二)创新课程实施,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根据确立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实施的思路,以“文化+课程+评价”为总路径,以“合作+探究+体验”为主方式,形成“红色基因传承”七大行动和“茶文化”六大课程,确保教育实效。
1.红色基因一脉传
  红色课程开展主要依托夏庄镇红色文化资源,学校开发了“红色基因传承”七大行动,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1)红领巾宣讲员团队
  组织优秀少先队员成立“红领巾宣讲团”,走进“莒县抗战展览馆”宣讲、学校演讲比赛等多形式作宣讲,通过讲红色人物、演红色故事等形式,宣传本地的革命人物,讲述他们的红色故事,记录下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引导学生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拓宽校内红色教育广度,开展红色主题大型墙绘活动,设立本色英雄事迹展览栏;邀请一等功臣赵洪刚进校园,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2)探寻红色足迹
  学校以《本色·百名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事迹报告》为依托,研发校本教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融入红色故事教学,少先队员们来到老党员的家中实地采访,感受老党员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让本土的老党员们的英雄气慨、爱国情怀、高风亮节,扎根于学生的心田,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学习“雷锋精神”,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敬老院、街道社区等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学习红色精神。清明走进蟠龙山基地进行祭英烈活动,致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3)红色研学之旅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莒县革命抗战展览馆”,参观国防军事武器,以及小红军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生活,更深的认识长征先烈们钢铁般的意志。
(4)红色歌曲大家唱
  学校成立“红歌传唱社团”,以红领巾带动唱,红色经典诗词朗诵大赛、班班有红歌传唱、编排红色主题舞蹈《红色记忆》多形式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党的革命历史,在学习中传承和发扬莒县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们“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力量,树立了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红孩子”的坚定信念。
(5)红色主题剧本展演
  围绕学校红色主题开展课本剧展演,通过对红色革命人物形象的塑造及经典革命历史场景的再现,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党爱国热情,激励少先队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高举队旗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6)红色艺术作品展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学生们绘画革命经典故事场面;绘画革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绘画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绘画对党对国家的敬爱之情……以长卷绘制、手抄报、书画作品等多形式开展红色艺术作品展,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汲取精神营养,满怀信心、努力前行。
(7)国防教育进校园
  赓续红色基因,根植国防教育,学校定期邀请国防教育进校园,聆听专题讲座,进行实操演练,学生可以进行真实军事体验,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弘扬爱国精神。
2.和雅情智茶润心
  围绕“茶文化”主题课程,开发了“茶史、茶植、茶画、茶服、茶具、茶艺”六大茶文化课程,根据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年级、分学段开展:
  茶史课,让低年级的孩子爱上茶文化,引导他们读茶诗、唱茶歌。茶植课,茶叶种植课,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茶叶种植,观测天气、测量温度、栽培、浇水、除草,一整套的实践体验,让孩子们动中学、学中乐;茶艺课:茶艺表演课程,学生们通过学习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敬茶的传统礼仪中汲取力量,做美德少年,用一杯茶传递着悠久的东方神韵;茶画课,引导孩子们以茶为主题,构思设计,画茶叶、茶具、茶服、耕作劳动场景等,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茶画艺术;茶具制作课,学校建有陶艺工作室,依托夏庄镇深厚的黑陶制作技艺,从和泥、拉坯、盘泥条到烧制,完整地感受劳动课程从辛勤、辛苦到收获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合作、审美和创新能力;茶服制作课,孩子们画图纸、测量、裁剪,回溯传统服饰文化,以原创茶服为载体,诠释东方生活美学。
  依托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茶园,种植茶树,拓展学生对茶种植知识的了解,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
聚势而强,培根铸魂
绘就特色发展新蓝图

  学校少先队员们的原创节目《红孩子》《茶香梦娃》等陆续搬上舞台;茶画茶具展览如期召开,向少先队员们展示着自己用辛勤的汗水和灵巧的双手换来的劳动成果;茶园里的茶树吐出了嫩绿的芽孢,彰显着无尽的生机。每当五星红旗和太阳一同冉冉升起,孩子们踏着希望的节拍走进校园之时,看着展览栏里建国前老党员的事迹,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强党性,激励着一代代少先队员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万紫千红,百花齐放。通过“一红一绿”课程品牌的开发与实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为学校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奠定了基础,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学校依托夏庄镇鲜明的地域特色开展一校一品品牌创建,用文化自信铸就少先队员生命底色。
  课程的实施理念延伸至各村小依托夏庄镇鲜明的地域特色开展“一村小一品牌”,用文化自信铸就少先队员生命底色。
  春天里,马坡小学的孩子们将会把课堂搬进万亩茶园,腰挎茶篓,翩翩起舞,共同唱响“少先队员采茶歌”。春风里,孟晏小学的孩子们将村里的网红馓子哥赵学良邀请到学校的餐厅里,一起体会用传统手艺制作馓子的过程与劳动的喜悦。春节里,旺疃小学的孩子们邀请夏庄镇来氏过门笺第七代传人来逢强来到学校,与来老师一起动手制作过门笺,将红色记忆和劳动的喜悦刻画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春雷里,石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将会吹响科技兴国号角,来到位于石屯社区的莒县海右化工产业园,体会自强不息的中国梦。
  学校“一红一绿”品牌建设彰显特色,红色是鲜血与生命,红色是信仰与追求,它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火炬,更是激励我们奋斗的力量,学校将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的火炬,继往开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绿茶承载着历史与文化,代表着生命与和谐,它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血脉,也是我们绿色生态的文明追求,学校将继续以茶为媒,以茶为美,弘扬绿茶文化,让茶香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