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行动、六项措施、三项机制
威海市医保局多措并举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连宁燕
  通讯员 宫小栋

  5月30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满意在威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疗保障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威海市医保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将“让群众满意”作为当前医保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2023年度全市医疗保障领域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广大市民关心关注的“电话打不通”“不了解政策”“药价高”“报销难”等难点堵点问题,精心谋划了“两项行动”“六项措施”“三项机制”,对医保政策、经办服务、精准宣传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攻坚提升,补齐短板弱项,多措并举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质效。
两项行动
  开展医保咨询电话服务提升攻坚行动。打造全市一体化医保咨询电话服务平台和专业咨询团队,设置统一的对外公共服务电话(5190857),全面提升电话咨询办理质效。统筹市、区两级力量,目前已实现中心城区(市直、环翠区、高区、经区、临港区)咨询电话一体化管理,由原来的6个人增加到9个人,同时加强硬件配备和系统建设,能够达到“三拨打一接听”的省定标准。6月底前我们还将启动建设全市医保咨询电话服务平台,逐步对文登、荣成、乳山、南海医保咨询电话实行集中管理,打造15人以上规模的专业咨询和网站客服队伍,逐步取消相关区市11部咨询电话,全面实现“一个咨询服务号码”对外,全市医保咨询电话整体接听率达到80%以上。9月底前建成医保咨询电话服务平台,由单一咨询向政策解答、信息查询、业务引导、帮办代办、投诉举报受理以及数据精准分析等多维服务转变,并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应对、处置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问题,有效提高医保咨询服务能力,推进医保公共服务集成化、智能化、便捷化。
  开展医保政策精准宣传攻坚行动。打造医保“一键通”“医保有话说”双向宣传渠道,提升群众政策获取的及时性和精准性。与媒体合作打造“医保有话说”固定宣传栏目,每月设置一期宣传主题,每周三播放一期政策解读视频,每天在电台播放一条医保政策广播(每天早中晚循环播放6次),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精准宣传成效。目前,先后开展门诊慢特病、医保基金监管等主题宣传4期,制作“两病”保障、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宣传视频15个,在电台宣传解读医保政策11条。
六项措施
  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药价高、报销比例低等问题,综合待遇、支付、价格、招采等6项措施,稳步提升医保待遇水平:
  一是将全市20余万高血压、糖尿病参保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的用药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该项政策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是在全市范围开展口腔种植价格综合治理,全面降低口腔种植服务及种植体、牙冠类耗材价格,全流程价格总体下降近50%,已于4月20日落地实施。
  三是将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由80%提高到85%,该项政策将于7月1日落地实施。
  四是将职工生育待遇支付方式由限额支付调整为按比例支付,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二孩80%、三孩90%,参保居民三孩住院分娩医疗费医保支付由2800元提高到3000元,该项政策将于7月1日落地实施。
  五是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依申请救助补偿比例由40%提高至60%。
  六是常态化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年底前落地威海市的药品达到500种、医用耗材达到25类,平均降价幅度不低于50%。
三项机制
  常态化联系走访机制。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系列活动,聚焦住院患者、困境家庭、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认真倾听群众医保领域诉求,即时收集对医保政策和工作的评价信息,“一对一”解决实际问题。
  群众诉求处置机制。建立规范协同、顺畅高效的群众诉求办理机制,对信访部门、电话、走访等渠道反映的问题线索,及时进行登记、转办,限定办结时限;对需市局统一协调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列出提级办理清单,纳入跟踪督导,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单双转”问题,市局与区市医保部门共同认领,按规定流程合理处置;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诉求,每月开展“回头看”,全力推动问题解决。
  经办服务提升机制。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纵深推进“23451”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以提升基层医保服务能力为抓手,着力打造“升级版”医保工作站,构建“医保政策宣传+医保经办服务+基础医疗体验”为一体的基层医保服务模式。目前已在环翠区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医保服务中心,年内还将在全市推开,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出台了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有关文件,明确了10大领域、18条具体措施,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加便利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异地就医便捷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两定机构接入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确保9月底前再开通99家普通门诊(诊所)跨省联网结算医疗机构、20家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切实做好“一卡通行”运维保障工作,提升省内“一卡通行”结算成功率。深化医保电子凭证和“诊间结算”模式应用,2023年底前实现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和“移动支付”全覆盖,进一步缩短市民就诊结算等待时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