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缅甸果敢老街的国人自发组成爱心志愿团队,免费接送回国同胞。

◤大批在缅甸的中国籍人员徒步回国。
(本组照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缅北战事让许多在缅中国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激烈的炮火声就在耳边,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为了躲避炮火,许多人拎着行李来到边境旁住烂尾楼……
然而,异国他乡冰冷的枪炮声中,有中国人开始自发帮助同胞回国。他们在等待冲突结束,也希望想回家的人能够早点回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派记者 于悦 夏侯凤超 李梦瑶
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最近,身在缅甸果敢老街的中国人李涛发起了一个“免费接送国人,安全回国门”志愿车公益活动。
李涛所说的“免费接送”,是把生活在果敢老街的中国人免费送到国门。10月27日,缅北腊戌、贵慨等多地的缅军军事据点遭武装袭击并爆发激烈交火。战事一直持续到现在,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小影响。
11月12日,天才刚刚黑下来,缅甸果敢老街上就没人了。阿胜看了看时间,晚上6点半,往常老街的夜生活才开始,而现在整个城市早已一片沉寂。
阿胜说,11月10日,果敢发布了新的宵禁通知,宵禁从缅甸时间晚10点到次日5点,改为晚6点至次日6点,“宵禁时间禁止居民外出,这意味着一天中有一半时间不能出门。”
阿胜是在缅甸果敢做生意的中国籍旅客,目前居住在果敢老街东城区,新的宵禁通知公布后,他感觉:“战事还没波及城区,但形势明显更为紧张了。”
“10月27日是战事最为激烈的一天,仿佛随时会打进老街来。从28日后,炮声都感觉离城区较远,但一天到晚几乎接连不断。”阿胜回忆,站在自家阳台上,不时能望见远处的山谷里浓烟四起,有时还能看到直升机和正在发射的炮弹。
“我们现在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阿杰是生活在缅甸果敢老街的中国人,这几天的老街,让他觉得胆战心惊。“炮声每天都能听到,晚上响得多一点。”阿杰形容,老街现在是随时都会“爆炸”的状态。
家里的冰箱都塞满了
阿胜和阿杰生活的老街,是果敢最繁华的地方。但阿胜说,自10月27日后,城市主城街道的红绿灯也全部停运,直到近两天才恢复正常。
也有一位生活在缅甸的中国网友每天在社交平台分享果敢老街的街景,通过他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城市主干道路上,不时有汽车和摩托车往来,农贸市场里每天都有居民前来买菜,似乎一切还算平静,“但大街上明显人少了,半数店铺都半掩着门。”
“晚上很冷清,白天也没有往常那么热闹。”李涛说。
物价的上涨,也让当地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不少人表示,近期缅甸果敢老街的物价上涨得很厉害。阿杰举了个例子,“之前十多元一斤的猪肉现在卖到四五十元,曾经一元钱一个的鸡蛋,现在十元钱一个,辣椒曾经几元钱一斤,现在四百多元一斤,一袋80斤的大米,由之前的两百多元涨到现在的一千五百元。”阿杰感慨地说,关键是还买不到。
但是,街上的店铺并没有全部关闭,有些小店、农贸市场还在开着。迫于生活,不少人还坚持着摆摊卖菜。
阿杰的视频显示,缅甸杨龙寨口岸边,有一幢烂尾楼,地上堆积着建筑垃圾,墙壁上也斑斑驳驳,如今却住满了人,都是来躲避战乱的,他们觉得,靠近中国边境的地方是最安全的。楼下面还有很多卖小吃的人,“没办法,大家还得讨生活。”
阿胜则早早把家里的冰箱都塞满了。“万一真的哪天停电停水停网,如果没有吃的,又不能出去,那怎么办?”
免费接送回国同胞
从缅甸果敢老街到中国南伞口岸这一路,李涛开着车,沿途看到很多人在路旁走着。
李涛的车在路上十分显眼,蓝色的外壳,样子像是景区敞篷式的观光车,两侧挂着中文写的“为他人送一片爱心”“为社会尽一份职责”的红色横幅。车子前后也贴着“国门免费接送车”的标识,以及手机号和QQ号、微信号。
在李涛最近发布的短视频里,几乎每天都在记录他把同胞送到国门的故事。“如果徒步走过去接近10公里,所以我们发起了这个活动,想把更多中国人更快地送到国门。”
这个公益活动,是由在缅甸的中方企业和爱心人士组织发起的,从11月5日开始,已有十多位志愿者参与到这个免费接送活动中。
一辆车,能坐十几个人。李涛说,这样的车他们有四辆。“坐我们车的年轻人比较多,很多都是身无分文。但有的人怕受骗,不敢坐我们这种免费车。因为出租车价格比较贵,所以他们会选择徒步走过去。”
阿杰也正在帮助同胞回国,“很多中国人对老街不熟悉,找不到回国门的方向。路上如果能看到,也会送他们一程。”
在李涛的“回国免费接送”微信群里,截至11月12日,已经加进来了132个人,但这场公益行动却不得不暂时中止。“因为战事期间,汽油供应太紧张了,等情况好一点儿,我们会继续运行。”李涛说。
对于这场战事,阿杰和阿胜觉得,作为普通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它快点结束。“未来战事什么时候结束,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我们不清楚。只希望能早日和平。”
(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