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孔媛媛 邓超 崔常松
11月12日,2023年济宁太白湖半程马拉松在太白湖新区鸣枪开跑。选手们在赛道上快乐驰骋,观众们在赛道两旁激情助威。来自当地医疗、公安、消防、志愿服务等部门的人员各司其责,全力做好马拉松比赛的后勤保障。
护航马拉松
一路“警”相随
上午7时许,记者在太白湖景区附近看到,交警正在执勤指挥。“现在车辆都不能进入比赛场地,我们正在对赛道沿线进行全面巡逻,开赛后我们需要迅速到达移动岗位,保证赛道的管控工作。”济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北湖新区勤务大队副队长徐恩军说,为了确保本次赛事安全顺利进行,提前实地勘察活动路线及道路通行条件,优化路线,制定工作方案,针对赛道周边的道路、各路口以及重要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并通过媒体、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临时交通管制信息,以保障选手们的安全通行。
“赛事期间,我们出动了50名警力,16辆铁骑,6辆机动汽车加强疏导,合理分流引导车辆,发挥铁骑的机动、灵活优势,安排摩托车加强比赛线路的巡逻。并利用堆桶、铁马护栏隔离赛道与外界道路,提前派出警力将赛道及周边所需管制的道路进行清理。”徐恩军说,同时充分做好交通设施保障,并在赛后第一时间予以恢复。
马拉松赛道上,运动员们竭尽全力,千人竞跑,你追我赶,在安全保障这条“赛道”上,北湖公安分局同样以坚守持续护航责任区赛事安全,为赛场带来满满的“安全感”。“马拉松是大型体育活动,涉及到公安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包含赛事路线勘查、安保设施摆放、赛时期间的安保和交通管制等。”北湖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李根院坦言,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北湖公安分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多次对比赛路线就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勘察,出动了100余名警力,提前到岗到位,早早地拉起了安保“警戒线”,督促、指导承办方在赛前开展赛道安全风险排查工作,做好赛事期间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会维稳工作,以最实措施、最佳状态落实各项安保措施,为选手们“保驾护航”。
多部门协作
“助跑”马拉松
作为距离选手最近的医疗“贴身护卫”,太白湖新区卫健办统筹考虑,协调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区人民医院、石桥卫生院、许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急救车和医务人员,严密观察,零距离守护,一路保障选手们科学跑、安全跑,让选手们在这条美丽的赛道上没有后顾之忧。“根据马拉松赛事特点和天气影响,在赛程起点(终点)处、5Km、10Km、15Km等设置4处固定医疗点,每处安排医务人员,携带急救箱做好救治准备。”区卫健办医政科科长薛言利说,同时,调配4辆急救车,按照两辆在赛道一固定位置值守,两辆跟随伴跑的方式,争取第一时间对身体不适选手进行救治,确保赛事医疗安全。
赛道上是奔跑的速度,赛道边是不变的守护,除了守护在赛道边的医护人员之外,“火焰蓝”也是沿途最美的路标,奔跑路上,消防员们安全守护,确保赛道沿线“不冒烟”,让奔跑更安全。“为做好赛事消防安保工作,区消防大队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严格履职,对赛事活动现场以及赛道周边临时设施等场所进行检查。”济宁市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消防救援大队二班班长王迎迎介绍,活动当天,调集了1辆消防车,共7名消防救援人员前置备勤参与赛事安保,对开幕式现场及沿线消防进行安全巡查,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上报处置,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会场安全,打下基础。
志愿服务是马拉松赛事中不可或缺的后勤保障。在赛道上,360名志愿者成为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有的在分发资料、有的查验选手身份、有的在接受群众咨询、有的在维持秩序……他们以规范、贴心、热情的服务践行志愿精神,以青春力量绘就最美“志愿红”。
“我们一部分志愿者是给选手们提供物资,包括水和食物,一部分志愿者为选手们做路引,随时观察选手的情况,防止选手在比赛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及时联络医生,还有为他们加油鼓劲。”志愿者李舒畅说。
汪昱含是济宁医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作为马拉松志愿者,她所负责的工作是为参加马拉松的运动员们分发水。“能够参加这次半马赛的志愿服务工作,非常开心。”汪昱含说,马拉松是一项考验耐力、体力和意志力的运动。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她从马拉松选手身上学到了许多。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要像跑者一样,奔跑在人生的马拉松上,坚守心中的目标,不负沿途的风景。“马拉松不仅是运动员们的盛会,更是每位志愿者们锻炼自我、回馈社会的难得机会。”志愿者苏士博说,“能够为马拉松运动员们保驾护航,感觉非常荣幸,很有意义。”
除此之外,马拉松赛场外内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赛事顺利进行默默付出着,通过专业和热情细致的服务为此次比赛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为2023年济宁太白湖新区半程马拉松赛贡献一份力量。
交警护航。
公安部门为选手们“保驾护航”
济宁市肢残人轮跑团亮相半程马拉松 他们在轮椅上“跑”出精彩人生
本报济宁11月13日讯(记者 孔媛媛) 11月12日,2023济宁太白湖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济宁市肢残人协会组织的全市21名残疾人轮椅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赛事。一路上,济宁市肢残人协会轮跑团队员铆足干劲、奋勇争先,成为跑场上一道特殊且亮丽的风景线。
残疾人轮椅跑是一项“用手在跑”的运动,运动员坐在量身定制的轮椅上,利用手臂转轮实现向前运动,通过同样的路程,轮跑运动员通常比健全人耗费更多体力。“坚持,不放弃,这是我理解的马拉松精神,这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激励着我在人生的赛道上继续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欢乐跑赛事中,获得轮跑团第一名的李楠说。
本次半程马拉松轮跑第一名尹伟伟来自济宁天久工贸公司,是一位高位截瘫残疾人,近年来他先后参加过全国多次马拉松比赛,本次用时1小时55分钟完成半程马拉松21公里的比赛。“之前一直都是跑‘全马’,这次跑‘半马’,感觉很轻松。”尹伟伟坦言,“跑道整体平坦宽阔,对我们轮椅跑者非常友好,‘跑’起来也很舒适。
“通过此次活动,建立起肢残人有效交流的平台,轮跑团队员交流体验、传达喜悦、凝聚友情,同时向社会证明残疾人同样可以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精彩的人生,吸引社会更多人士关注残障群体,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营造残健共融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济宁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李宪庆说。
济宁市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在残疾人竞技和群众体育方面,将高质量发展残疾人体育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大局。市残联每年定期开展“残疾人健身周”“残疾人冰雪季”活动等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有效推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