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巴中市南江县新发现的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当地村民信众以“还愿”为由用颜料涂抹毁容。媒体从当地文保部门获悉,该处造像是2021年才发现的,还未纳入文保单位,目前正在邀请相关专家论证,尽力修复恢复原貌。
文物还没被纳入文保单位,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管理,更不意味着它没有考古价值。比如,针对摩崖造像的调查报告之前就提到,摩崖造像的开凿工艺,在四川地区属于孤例。在完成认定、纳入文保单位之前,当地理应想方设法保护好,让它发挥最大的学术价值。《文物保护法》中特别提到,文物工作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既然是“保护为主”,那就该重心前置。比如在此次事件中,如果对摩崖造像有修建护栏等更周全的防护措施,如果纳入文保单位的效率高一些,毁容式破坏可能就不会发生。
接下来,当地应该积极修复补救,尽快将摩崖造像列入文保单位。此事之外,各地也应对本地石刻文物进行系统摸排,在升级保护措施的同时,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科普工作,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据光明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