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
曲阜杏坛
临淄齐国故城模型
□张永红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有词汇,是人们长期使用、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典故出处。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千百年,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灿烂明珠。
山东大地历史悠久、人文深厚,历史上名人辈出,更因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而有着“齐鲁之邦”之称。梳理浩如烟海的成语可以发现,许多成语深受齐鲁文化浸润和影响,背后有着诸多齐鲁文化元素。这些成语典故或来源于山东的山川名胜、历史名人,或出自孔孟儒家经典,或发端于古老的齐鲁大地,大量至今为人喜闻乐见的成语典故,彰显着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
源于山川名胜:泰山北斗、八仙过海
素有“五岳之首”之称的东岳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是国内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的风景名胜区。
因泰山而产生的成语让人耳熟能详,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如“安如泰山”“泰山压顶”“泰山北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
成语“逼上梁山”源于鲁西南的梁山。远古时代,梁山周围就有先民在此渔猎耕耘、繁衍生息。到了西汉,梁山成为皇家猎场,此后又成为汉文帝之子梁孝王的封地,后因梁孝王病故后葬于此山而得名梁山。唐宋时期,贾岛、高适、苏辙等文人名家曾到此游历,并留下许多诗篇。
五代至北宋年间,黄河多次溃决改道,大水汇于梁山脚下,形成了“八百里水泊”,被称为“梁山泊”。北宋宣和年间,因朝廷昏庸无道,一众好汉被“逼上梁山”,他们聚义于此,劫富济贫、扶危济困。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使水泊梁山名扬天下,更让山东好汉的忠肝义胆美名远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成语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吕洞宾等八仙相聚于黄海之滨的蓬莱阁下,八仙施展各自法宝,东渡海上仙山。
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的蓬莱阁,有着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美誉,也因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仙境著称于世,被评为第二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出自山东名人:班门弄斧、管鲍之交
比喻读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出自“万世师表”孔子。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班门弄斧”这一成语来自被誉为“百工圣祖”的鲁班。鲁班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在机械、建筑上有大量发明成果,他传授的“松枝鸟”制作工艺在民间传承至今,神奇的“鲁班锁”现在依然风靡四方。滕州境内现在仍有鲁班堤、鲁家寨等历史遗迹。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比喻不要忘本的成语“勿忘在莒”出自齐桓公。齐桓公是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拥有雄才大略,年轻时被称为“公子小白”,曾经流亡莒国。《吕氏春秋·直谏》中记载管仲所言:“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
齐桓公文治武功卓著,孔子称赞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除此之外,齐桓公还留下了“一箭之仇”“老马识途”“庭燎招士”等成语典故。
成语“管鲍之交”语出《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用来比喻非常深厚的友情。被誉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作为齐国宰相,他辅佐齐桓公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使当时的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思想成就非常显著,他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精神支柱,后人把管仲的思想整理成书,即《管子》。
“南橘北枳”这一成语出自《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本名晏婴,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的齐国国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凿壁偷光”的故事源自匡衡。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载:“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是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峄城)人,西汉经学家,汉元帝时位至丞相。
成语“东床快婿”“一字千金”“入木三分”均源自“书圣”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唐代张怀谨《书断·王羲之》记载:“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成语“力透纸背”则出自另一位祖籍琅琊的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在其书法理论著作《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写道:“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
还有一些成语的出处也和山东有关,如成语“孟母三迁”出自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围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田忌赛马”出自齐国名将田忌。
语出孔孟语录:学而不倦、得道多助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纂成儒家经典著作《论语》。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孟子有“亚圣”之称,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晚年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代表性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四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经过上千年的流传,其中许多经典语录,逐渐演变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的《论语·卫灵公》。
出自《论语》的成语众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而不同”“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后生可畏”“见贤思齐”“言而有信”“当仁不让”“是可忍孰不可忍”等等。
当代外交场合仍被经常使用的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出自孟子的成语同样众多,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舍生取义”“闻过则喜”“春风化雨”“杯水车薪”“与人为善”“明察秋毫”“当务之急”“舍我其谁”等。
来自齐鲁故国:门庭若市、一鼓作气
作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齐国和鲁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位于山东东部,面临大海,是周朝开国功勋太公望姜尚(姜太公)的封地,都城在临淄。齐桓公当政后,在宰相管仲辅佐下,励精图治、大力改革,煮盐垦田,兵甲数万、富甲一方。
《左传》记载,当时的齐国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包括今天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的区域。
齐国国都临淄也成为十分繁华的大都市。直到公元前221年为秦国所灭,齐国拥有800余年的辉煌历史,其历史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又分为吕齐和田齐两个时期。在这片热土上,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也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西汉刘向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成语“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即来源于此。
无论是出自淳于髡的“一鸣惊人”,来自田单的“出奇制胜”,源自齐威王的“门庭若市”、齐宣王的“安步当车”;还是由蔡桓公而来的“讳疾忌医”、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纪渻子的“呆若木鸡”、孟尝君的“鸡鸣狗盗”,无不显示着齐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至今仍然余音绕梁。
鲁国也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封周公旦于鲁,国都曲阜,疆域主要在泰山以南,包括今天山东省南部,以及河南、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公元前256年,鲁国最终为楚国所灭,在近800年的历史中,鲁国完整保留了周朝传统礼仪文化,因此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同样为汉语成语宝库贡献了许多经典成语,其中很大一部分出自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学家左丘明撰写的《左传》和《国语》。
《左传》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国语》别称《春秋外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在这些儒家经典著作中,产生了很多与鲁国有关的成语经典。
“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国语·吴语》记载:“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这就就是成语“如火如荼”的来历。
无论是出自《左传》中的“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有恃无恐”“宾至如归”,还是来自鲁哀公的“食言而肥”、鲁昭公的“如释重负”“量力而行”等经典成语,无不彰显着当年鲁国的泱泱大风。
(本文作者为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副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