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新兰
德州市武城县地处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交汇处,因京杭大运河巡境而过,在文化积淀、人文风俗上兼具运河南北文化。京杭大运河沉淀了丰厚无比的饮食文化,在大运河畔武城境内有许多美食,其中“武城旋饼”最为闻名,且传承至今。
旋饼是武城的传统名吃,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06年7月,武城旋饼被授予第三届“山东名小吃”称号。
相传,旋饼技术是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带到武城的,明末,闯王李自成进京时路过武城,发现路边席棚内烙制馅饼的工艺稀奇,于是下马品尝,并大加赞赏,依其特点赐名“旋饼”。据旋饼师傅讲,旋饼名称来源,主要是因饼要在手中、鏊子上不停旋转。
武城旋饼的制作工艺经过世代传授,工艺日臻完善,风味独特。武城旋饼选料精良,和面要反复揉揣,如此饼面才会起泡、上花、成色好。馅有牛肉、羊肉等,要切成玉米粒大小的肉丁,并搭配蔬菜,一般为牛肉配大葱、羊肉配香菜,再加花椒面、精盐、生姜、香油等佐料调和。肉馅搅拌均匀,然后将醒发好的面团反复揉揣后擀皮,均匀地摊上肉馅,慢慢卷起来,拍成圆形,擀成厚如指、大如圆盘的生旋饼。
武城旋饼制作一直沿用传统工具和锅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工艺。通常,制作旋饼在传统的旋饼棚里。棚口右侧盘起一个旋饼灶,生火燃料多为劈柴、树枝或玉米秸。在擦油的面板上把面团擀开,肉馅摊匀后轧成饼,把旋饼先放在鏊子上刷油、旋转、烙挺实,再放档子的瓦粒上烘烤,并且不时刷油翻个(翻三次刷六遍油),倘若没有这些步骤,那就不叫武城旋饼了。
武城旋饼肉馅松软、焦而不煳、嫩而不生,肉香而不腻,面厚而不沾,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旋饼烙熟后,切成四块装盘趁热吃,热气蒸腾的旋饼外酥里嫩,还夹杂着一股特有的焦香,要的就是这个正宗味道。
到了清代中后期,大批旋饼师傅们开始外出赶庙会、串集市,武城旋饼的名声也逐渐越传越远。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来,席棚里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人们品尝着香酥美味的旋饼,感受运河人家的饮食文化。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