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
保利·时光印象杯征文选登
2019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身边·房产
B04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编辑:李从伟 美编/组版:李腾 校对:崔培
  2019年,央企保利满载真挚诚意首筑千年济宁,择址城央臻稀地脉,敬献全国第四座保利“时光系”高端产品—保利·时光印象,以砥砺27载的国匠品质实力焕新老城新区居住面貌,赋予济宁人居蝶变新高度。央企保利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发起保利·时光印象杯“我与祖国共成长”有奖征文。征集作品百余篇,来稿者中既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小学生,既有辛勤的园丁老师,也有奋战在基层的劳动者们,他们以优美的笔触记录着身边美好生活的点滴,字里行间抒发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下面小编就择优刊登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教育的春天:三代教育人的1978
家国情 初心梦 中国心
  作者:张允允
  作者:徐颜秋
  我很幸运,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从我爷爷到我父亲,再到我姐,三代人都是优秀的人民教师。从1978到2018,改革开放已经走了整整40年。40年的改革,让济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我们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40年,我们家逐渐由贫弱迈向富裕,40年,我们三代教育人一直都在孜孜探索着伟大教育梦,而这一切的成就与辉煌,都源自于那个难忘的1978。
1978年冬寒料峭
  1978年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落后的教育体制,开始真正面向世界,拥抱未来。当好消息传到济宁,传到济宁安居镇西朱庄这个小山村时,50岁的爷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知道:他又可以拿起教鞭去讲台上奉献自己的人生,因为他明白:期盼已久的教育的春天来了!
1988年乍暖还寒
  爷爷曾经对我说,他怀揣了一个梦,梦想家乡的学生都能上好学。爷爷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济宁人的教育知识水平普遍比较低。而且当时济宁整个城区只有位于太白楼路的老新华书店,有时人们为了读本好书,都要从金乡、汶上走几十公里的路赶过来。每当书店一开门,许多看书的人便蜂拥而上,都在如饥似渴的读书。爷爷说,从他们的脸上,仿佛清楚的写着“我要上学”四个字,而这四个字,曾是多少老济宁人心中最渴求的梦。
  当时济宁地区教育力量的薄弱,让很多60后、70后的济宁人学习经历不完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每当他在汶上授课的时候,望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总是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学好知识,他到济宁旧书摊上四处收集各种教学用书,去济宁一中拜访名师,不断探究教学方法,尽力弥补那些年的知识空白。爷爷说,他愿意把自己奉献给济宁的教育事业,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感谢十年前的1978年。
2008年春风习习
  爸爸曾经对我说,他怀揣了一个梦,梦想学生都能均衡成长。爸爸说,作为一名济宁任城区农村初中教师,他深深关注济宁农村孩子的身心成长。在他看来,现在济宁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普遍不及城市。“超大班额”、泥巴操场曾经是济宁农村学校的代名词。一方面不少济宁农村学校位置偏远,道路泥泞,交通闭塞,好多优秀名师都宁愿去济宁学院附中、十五中这样的学校,也不愿意来鱼台、泗水这些偏僻的农村学校;另一方面,由于济宁市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都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他们的学习、身心发展也不容乐观,许多留守儿童不仅脾气大、自卑、成绩差,而且不善于沟通、无法立足于社会,影响学生的均衡成长。
  现在,走在笔直的学校小道上,望着窗明几净的教室,看着农村学校图书馆满满的图书,爸爸一种无形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爸爸说,正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拓宽了农村孩子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憧憬,改变了农村孩子们的命运。
2018年春暖花开
  姐姐曾经对我说,她怀揣了一个梦,梦想学生都能自主发展。姐姐是济宁一名小学老师,她说,当初在他们班级,填鸭式的教学,成为济宁各个学校的标配,但是这样的教学,不仅让教师心累,学生也是叫苦连天。
  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校园里,提升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养已经成为济宁市大多数中小学老师的共识。课堂上,学生们神采飞扬,交流碰撞,将自己去古运河、羊山战役纪念馆、孔子文化节游玩的照片给大家分享,讲述魅力故事,提升语言能力;课堂外,老师学生一起去拜访孔子、孟子,学习国学经典,品读儒家文化,注入孝德精神。去济宁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参加“爱在金秋”朗诵会,练习书法,陶冶情操。
  正如姐姐所说,每次谈及自己的教师身份,大家都投来敬佩的目光,这让她非常自豪和骄傲。姐姐说,正是1978年播下的那颗梦想的种子,才有了今天济宁老师和学生的笑颜逐开,才有了今天济宁教育事业的春暖花开。
爷爷家乡的河
  作者:井琦
  “俺村门前有一条河。河里的水清清的,没有一丝尘埃,河中活蹦乱跳的小鱼成群结队,追逐嬉戏。每到夏天,我和小伙伴便下河游泳或捉鱼,累了便到岸上树荫下休息。”我的爷爷曾经在一篇名为《家乡的河》的散文中写道。今年寒假,我们回老家给老姥爷祝寿,我特地跟随爷爷又去看那条让他迷恋和难以忘怀的河。
  咦?眼前的这条河,河水略显浑浊。传说中的“清澈见底”呢?是爷爷好久没来,记错了地方?还是爷爷爱屋及乌,在文中做了美化?我疑惑地看向爷爷。爷爷却神秘地说:“失望了吧?这已经比前两年好多啦!”
  原来,前些年,人们随意往里面扔垃圾,河面漂浮着塑料袋、饮料瓶……一些工厂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到河里,河水散发着刺鼻的味道。那时,它和泰山南北、黄河两岸许多条被污染的河流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臭水沟”。
  “幸好,后来当地政府注意到了河水污染的问题,这几年加快治理,如今有这个成果,已经让我们看到希望了!”爷爷望着远处一块写着“保持生态,保护环境,护卫青山绿水,义不容辞!”的大广告牌,像小孩儿般开心地笑了。
  “爷爷,那时你们下河游泳的做法是不对的,水那么深,很危险吧!”我指着岸边随处可见的“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的警告牌问。
  爷爷摇摇头:“以前并不深,这都是人们过度开采河沙惹的祸。挖沙人为了多卖钱,不顾一切,拼命地挖呀挖。前几年有小孩儿在岸边沙堆上玩儿,不慎落水,全村只有一个人才有那水性敢下去打捞,你说得有多深吧!”
  “那时候多好呀!岸上的河沙松松软软的,赤着脚在上面很好玩,不比金沙滩逊色。现在呢,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爷爷不无遗憾地说。
  河里的沙子被过度开采,不仅使它的美丽大为逊色,还给人们带来了危险,给防汛带来了隐患。几年的治理,也只能是阻止继续开采,在岸边多设置一些指示牌。看来,人们对大自然犯下的错误,有些可以慢慢弥补,有些却难以挽回!
  从大自然的变化中感悟到自己错误的人们,每天都在用勤劳的双手,为空气的清新,为河水的清澈,为美丽的家乡增添着片片绿色。虽然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几年后,大家的努力一定会让爷爷的家乡、我的故乡重新变得干净而又美丽。
  1949年出生的大伯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的大伯,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他们出生在新中国的红旗下,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他们这一代人见证着共和国的发展变化,砥砺奋斗70年,也抒写着他们这辈人与共和国一份独特的家国情愫。
家国情
  临近大伯70岁生日,全家几代人聚在了一起,看着满桌可口的饭菜,大伯深情地说,他小时候能吃上其中的一盘菜就能高兴一星期,他的弟弟出生的时候,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时没有牛奶,就只能用玉米高粱面活成糊糊往嘴里喂。十岁的妹妹因为头被锄头磕破一点,缺医少药,最后因为伤风遗憾离开人世。“作为头顶新中国同龄人光环的我们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风风雨雨随新中国一路走来。”大伯唏嘘动情地说,当年看到姚明退役回顾自己为什么取得这些成就时说的那句,“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我的祖国。”我都想掉泪,因为没有国哪有我们的家啊。只有国家好了,强大了,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才能好,这是永远颠破不变的真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根系于此,情牵于斯的伟大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归宿。跟随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路走来的中华儿女内心始终涌动着的一颗滚烫火热的中国心。
  爱国、爱家,这是大伯一代人用生命坚守的人生坐标,他们正是信奉着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的格言,将家国融于一体,为家付出,为国奉献,才有了自己所谓的不负今生的工作业绩。
初心梦
  立秋时节,大伯当年山东大学工学院的同学从西北某地回到了老家济宁,陪同两位老人吃饭方得知,原来大伯和这位老同学已经将近三十年没见面。大伯说,当时大学毕业学物理的同学选择去了中国最需要的大西北,刚毕业前两年还写信,后来因为工作特殊性失去了联系,好在大伯毕业后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未曾更换工作,老同学才在失去联系30多年后凭当时的记忆找到了大伯。大伯的同学说,自己因为从事军工特殊行业,在西北某基地工作一直到退休十年后才解密外出,带着妻儿回到山东老家时,自己的父母已经作古多年,自己的弟弟也刚刚离开,谈及家人,老人顷刻泪流满面。老人说,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父母,之前光寄钱物,没有在老人临终前尽孝,乃终生遗憾之事。
  是啊,“对不起”可能这是老人对家和家人的愧疚。可是正是有了这一代对中国饱含深情的军工人初心不改的默默付出,无问西东的辛勤奉献才有了新中国今天安定祥和的局面。
  忠诚、奉献这是大伯那代人特有的精神特质,在近四十年的水利工作历练中,一直工作实践在最前沿,从稻改到水利工程大战,从抗旱保收到防汛减灾,他们正是凭借自己初心和勤劳付出为农业丰产丰收放射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
中国心
  退休的大伯在得知自己学医的外孙要出国留学时,还是吃着晕车药,专门跟着车一路奔波走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送外孙去法国。大伯说,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这一路上告诉小孩子,无论你走多远,你都是中国人,不能为国家丢人。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有点俗,可是他却成了大伯的一项工作,外孙在法国每一次打电话回来,大伯总是语重心长地讲在外边一定好好学习,回来报效中国。离开家一月之后,外孙在电视那头激动地说,只有走出国门,走到异国他乡,才能真切理解自己姥爷说的那些话,那种情。也许没有走出过国门的人,很难理解这种乡情,这种感受,这种情愫,这一切都源自于一颗跳动的中国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