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身边有个和海藻的经历相仿的朋友K,所以,在看《蜗居》的时候,不能不感同身受。K和海藻一样,在年貌相当的小男友和位高权重的中年已婚男之间穿梭,前者带给她的是身体和情感上的欣悦,后者带给她的是物质上的改善———包括一个精装修的小户型,连她的家人朋友,也都从她和已婚男的关系中受惠,而且,比海藻幸运的是,她手段较为高明,把这种复杂的关系体面地维持了六年。她的成功经验,使得周围一群女孩子都开始思谋,若有同样的机会,该怎么选择?是和小男友一起当房奴,还是去给有钱老男人做小三,以便较为轻松地获得一个房子?
其实,这种两难选择,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事物,《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大部分故事,就是建立在对老男少女式婚恋关系嘲谑的基础上,即便是在理想主义泛滥的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内地,也涌现出了大量生物性上不匹配的婚恋,当年的妇女杂志曾大力谴责这种婚恋模式,认为衰老丑陋矮小的富男与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婚恋,是一种倒退,是人类文明的耻辱,并且愤怒地指出,体貌优先,是生物结合时的第一选择,即便是母猴子,也懂得选择毛皮光滑、体格健壮的公猴子!
这种不匹配的婚恋,其实一直存在,只是在今天,又带上了时代的烙印———房子成了驱动力,成了这种不公平的标志物和凝结体。不过,最近读了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却有一个发现:宋思明们,其实也是由小贝变来的。事情是这样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房价飙涨,导致人们买不起房子,1989年8月26日,几万个没有住房的人———大部分是年轻人,举行了“无壳蜗牛夜宿忠孝东路”活动,以理性而幽默的方式抗争。二十年过去了,台湾房价依旧居高不下,但是,当初那批参加夜宿抗议活动的年轻人却已经开始拥有财富、执掌权重,成为影响台湾社会的中坚力量。世界不会因为人们而改变,但时间的累积效应,却会使人改变。同样以房子作为参照物来看,小贝迟早也会变成宋思明,只要海藻们能够等得住。
所以,对海藻来说,问题的实质,倒不是选择做房奴还是小三,而是,到底要选择种树,还是选择摘果子?是找个年貌相当的年轻人共同经营未来,一起拼搏,还是急不可待地找个捷径,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去获得现成的、丰富的物质生活?
种树和摘果子的问题,一直存在,从古至今。有人选择种树,有人选择了摘果子。有人选择种树,或许只是因为没有得到摘果子的机会,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房价飞涨,让种树和收获树上的果实,变得遥不可及,于是把更多的人挤上了摘果子之路,以至于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一篇题为《姐妹们,请珍惜身边的小贝》的文章,开始在网上流传,作者呼吁年轻女性珍惜那些能和她们共同经营未来的男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这篇文章触动,却知道,种树和摘果子的权衡始终存在,今后,或者永远。
韩松落西北人居河北写专栏做小说看电影用文字使生命纹路繁密用影像使人生体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