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人民医院
构建紧密医共体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1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梦晴

下好一盘棋
构建紧密医共体

  武城县域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诞生于2020年,以武城县人民医院为龙头,8家镇街卫生院和293家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加入医共体。赋予医共体对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内设机构、岗位设置、镇(街)卫生院院长任免、内部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等经营管理自主权。
  紧密型医共体坚持人民至上,聚焦解决群众就医看病的“急难愁盼”。推出“两下两送”工作措施,“两下”即将慢病门诊下放到镇卫生院,病种由去年的4个扩展到今年的13个;“两病”即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病”门诊下放到村卫生室,形成了“二级医院认定,一级医院报销”新机制,实现“一次就诊,一次报销”。“两送”即对失能半失能患者、重精患者和困难群众送医送药服务到家。推进分级诊疗“便捷化”。明晰功能定位,制定“医共体分级诊疗疾病目录”,包括基层医院首诊疾病50种,县级医院下转疾病20种,让医共体内医疗机构与患者按照病情“各归其位”。落实基层首诊负责制,开通绿色转诊通道,特别是为向域外转诊患者提供从“代办转诊手续”到“联系上级医院”再到“康复随访”与“慢病管理”“医护上门”等的全链条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行基层服务积分制,与评先树优、晋级、晋职挂钩,充分调动了人才交流的积极性。统一县乡医疗机构用药目录,药械统一采购、配送,解决了基层个别药品配送难、药品短缺等问题。共建专科病房,服务农村产业振兴。推进业务同质化管理,建成心电、影像业务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结果互认,有效解决了基层设备短缺、诊断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
  2020年基层卫生院住院人次、医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6%和33%,2021年1-5月份,门急诊累计就诊13万人次,占医共体总量的48%,同比增长20.78%;住院患者3304人次,同比增长33.87%。医疗收入同比增长62%。
留住人才
提高队伍向心力

  人才兴院是武城县人民医院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近年来,医院着重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做文章,牢牢把握“紧密型”这个核心,注重把原来碎片化、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关系转变为“一家人”的关系,不断创新医共体建设新机制。近两年,医共体引进学科带头人1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5名,本科195名。
  制定医共体统一绩效考核方案,按照区域将分级诊疗情况、病人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与乡医、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个人绩效挂钩,形成倒逼机制,调动了基层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医保风险得到稳控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2021年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平均月收入同比增加636元。其中,3个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月平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0元。并且,2020年底全县医保医疗费用业务发生数额与基金基本持平,医保基金“穿底”问题基本得到化解。
加大投入
持续增强服务能力

  武城县人民医院把“提升业务能力、改善服务能力、建设人文医院”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线和抓手。通过内因外联策略,不断加强和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招募和打造学科带头人,建立动态培养机制,提高业务水平和学科能力。为改善服务能力,医院通过落实6S管理、换位体验训练等措施,改进服务流程,打造更便捷、更温暖的就医体验。医院注重弘扬实干精神、培养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树典型、学楷模等活动凝聚更多的正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去年以来,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规范化建设通过国家级认证,建成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各1个,另有三个学科正在创建市级重点专科,一个学科正在创建省级重点专科。今年1-5月份,开展新技术项目7个,三、四级手术量同比增长63.7%,实现医疗收入同比增长30.79%。
  目前正在建设的武城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15.4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计划2023年底竣工,届时,将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武城县人民医院建于1949年,作为山东省首批学科建设和服务能力达到二级医院推荐标准的区域龙头医院,近年来,通过内引外联策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2020年以来,成立涵盖8家镇街卫生院和293家村卫生室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聚焦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