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岛小学+幼儿园:双向衔接,搭建幼小桥梁
2021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对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和小学该如何各司其职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幼儿的四项准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望岛小学和望岛幼儿园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孩子全面做好入学准备。
  创新方式
  实现身心自然过渡
  “心理接种”,从家长做起。一年级的整体教育目标重在让孩子从幼儿园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望岛小学和望岛幼儿园牵手进行家长会,引导家长要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家长心态平和,才能正面引导孩子。
  了解小学,增加参与感。入学之前,我们建议让孩子参与各项准备工作,从中获得参与感和物品归属感,以便更好地爱护自己的学具。同时,在日常活动中促进儿童获得成长的自豪感,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缓解心理恐惧和入学焦虑,建立安全感。
  多元阅读
  推动隐性素养显化
  紧握接力棒,全力续跑。通过和望岛幼儿园的对接,我们感受到幼儿园非常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的氛围极为浓厚。孩子们来到望岛小学,我们要将其在幼儿园积蓄起来的“倾听、阅读、表达”等隐形素养的种子,进行合理的培育,生长为显性的阅读能力。
  为此,我们最大程度地优化了学校的读书场所,打造“人在书中,书在手边”的阅读环境。同时,在小学低段开设阅读课,师生共读一本书,相互讨论故事情节,交流阅读感受,进而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启迪思维。
  创建阅读课堂,探索阅读新模式。望岛小学以早、中、晚、课堂四大阅读时间为经线,以课内外阅读内容为纬线,鼓励学生全科阅读。第一节阅读课,我们就对孩子提出阅读的要求,日复一日地坚持,习惯成自然,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质量。每天早读进行“日有所诵”活动,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经典诵读,培养人文精神。围绕学科主体性知识,把相关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全面实施“全科阅读”。尊重自主选择,推进多元发展。
  结合表达课程,提升阅读成效。望岛小学自主研发了《自信表达拓展课程》,一年级读写系列拓展课程为“字词句段”,说诵系列拓展课程为“诵读童谣”,将口语及书面表达和读书收获结合起来,提升成效。
  家校联动
  助推家长角色变化
  家长支持主题课程。望岛小学每月结合主题课程,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介绍该课程的内容及目标,同时借助班级群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家长反馈,进而让家长更安心。
  亲子共读好书品鉴。家委会成立班级“佳家悦读圈”,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好书品鉴”等活动。吸引家长和学生坚持阅读,家校共建阅读桥,关注孩子内心的丰盈,让阅读落地开花。
  幼小衔接是一个满怀挚爱、润物无声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付出、用爱呵护,做有温度的教育,共同携手点亮明天的希望。
(窦亚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