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齐国故城,是周代至汉代的临淄城所在地。自周初姜太公封齐立国,到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临淄城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八百余年。姜太公、齐桓公、管仲以及孙膑、邹忌等明君贤臣、兵圣良将,都曾在这里建功立业;稷下学宫首开学术思想“百家争鸣”之先河,农学、医学、天文学蔚为大观。几千年星移斗转,昔日的热闹景象虽已荡然无存,但那记载着齐国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城阙却依然存在。
誉为“海内名都”的重要贸易城市
经过考古人员的勘探测量发现,临淄齐国故城由近方形的大城和嵌接于其西南部的小城构成,总周长约21.3千米,总面积达16平方千米。小城是国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宫城,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外城。大城西墙被压在小城北墙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于小城,城墙都是用土夯筑而成。
桓公台宫殿建筑遗址区,位于小城的西北部,是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俗称梳洗楼、梳妆台。此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
在小城东北部,有一处遗址整体地势明显高出周边,为战国时期齐国的重要宫殿遗存,俗称“金銮殿”。该处宫殿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依据工作顺序命名为齐故城10号遗址。台基虽仅1层,但高度在3米以上,且周围壁面立柱镶板,装饰完善,台上建筑有彩绘木门以及铜构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者徐龙国认为,西安是秦汉唐遗迹文化的代表,北京是元明建筑园林文化的代表,临淄则是春秋遗迹文化的代表,这就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
临淄被誉为“海内名都”“东方古罗马”。《战国策·齐策》这样描述临淄的富裕、繁华景象:“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据记载,春秋桓公称霸时,临淄居民有4万余户,人口20多万,战国时期,临淄居民多达7万余户,常住人口估计在60万。当时这里经济繁荣,各种小手工业者众多,主要有盐、铁、纺织业、铸造业,成为一座重要贸易交易城市,各国商贾纷纷前来进行商贸交易,摩肩接踵,川流不息,非常繁荣。
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内发现10条干道,其中小城内有3条,大城内有7条。大城的2条南北大道与两条东西大道在东北部相交叉,形成一“井”字形,这一带应是都城中最繁华的市井中心。
排水道口,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齐国故城排水道口,是世界同时代古城排水系统建筑史上所仅见的。先秦时期的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设有三大排水系统,4处排水道口。大城西墙北部的3号排水道口,设计巧妙、构筑坚固,显示了齐国人的非凡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被誉为世界同期排水建筑史上的杰作。
齐国故城东临淄河,西依系水,城南和城北有城壕,地势总体上东南高、西北低,由自然河流、城壕与城内的陶水管道、小型沟渠、排水干渠和排水涵洞等构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其中,陶水管有圆形直管、三角形直管等类型,另有用筒瓦扣合而成的排水管道。小型沟渠多为挖建而成,有的用石块铺底,多分布于各建筑区之间。其中,位于西墙北段的3号排水涵洞,是一处用石块垒砌的大型排水设施,过水道用石块构筑出15个方形小过水孔,水孔分上、中、下三层,每层5孔,水经石隙而过,人却不能通过,既能排水又能御敌,建造十分科学。总之,大型建筑周围以及庭院内的积水,通过地下排水管道和小型沟渠汇入排水干渠,排水干渠通过城墙下的排水涵洞,将积水导入城外的城壕或河流,可谓当时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和建造水平的代表。
叹为观止的地下博物馆
齐国故城保存完整,156座古墓葬遗址星罗棋布,成为叹为观止的文化景象。这些古墓葬遗址,记载了辉煌的古临淄历史。1964年,在齐国故城东北部的河崖头村,发现了震惊中外的东周墓殉马坑,殉马总规模600匹左右。专家考证,这是齐景公的殉葬墓,足以见出齐国的雄厚国力;1990年,在齐陵街道后李村,发现了临淄春秋车马坑,将2700多年前的10辆古车、32匹马展现到我们面前,被列入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1961年3月4日,齐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根据临淄齐国故城的组成和特点,结合现有考古资料,规划选取10处不同类型的遗址,作为近期重点开放的展示点。这10处分别是桓公台遗址、小城城墙遗址、晏婴冢、排水道口、殉马坑、冶铸遗址、大城东墙及淄河历史环境、孔子闻韶处、三士冢等,由此可见临淄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古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