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银雀山汉墓简牍,因《孙子兵法》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出土而被称为考古奇迹。它的发现,结束了关于孙子其人其书的千年争论,使历史谜题一朝得解。银雀山汉墓简牍与“马王堆”“兵马俑”齐名,被列入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名录。
沉睡两千年,汉简出土震惊中外
在蒙山沂水环抱的临沂故城南1公里有两座东西对峙的小山岗,名金雀山、银雀山。1972年4月,银雀山上正在为地区卫生局建办公楼,没想到建设部门在施工中发现了山岗下沉睡2000年的两座相距只有半米的汉墓。
因年代久远,两座墓的墓室上部残损并有积水,但椁室完整。椁内均在中间置一隔板,分椁为东西两侧。一号墓椁室东侧置棺,西侧为边箱,安放随葬器物。二号墓正好相反,西侧置棺,东侧为边箱。两墓棺内各有尸骨一具,已腐朽松散,不能确定性别,但尚能辨别出为仰身直肢。
考古人员在墓葬的东北角发现了一堆粘连的竹片条。由于墓坑内有积水,这是一堆已近腐朽的竹片,考古人员取下用毛笔蘸着水轻轻洗净淤泥,竹片上显露出的竟是“齐桓公问管子曰”7个隶书文字——原来是古代竹简!
考古人员在边箱里发现的竹简,经专家整理,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和《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经》《曹氏阴阳》等先秦古籍。二号墓出土的《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
这批珍贵的竹简为研究中国先秦和汉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文学、音训、简册、历法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银雀山汉简出土具有里程碑意义
银雀山一号墓共发掘出竹简4942枚,还有诸多残片。其中,长为27.6厘米的长简占绝大部分,还有长约18厘米的短简,另外发现少量“尺牍”。二号墓整理出竹简32枚。简文上的书体为早期隶书,时间大致为西汉文景时期至武帝初期,应该是出自不同的书写者。
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时,因长期浸泡在淤泥中,竹简朽腐残损严重,表面呈深褐色,用墨书写的字迹除个别文字难以辨别外,绝大部分都很清晰。
1972年10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山东省博物馆(今山东博物馆)和全国抽调的文物专家,对这批竹简展开全面清理、保护和研究。在洗去污渍之后,竹简上的字迹逐渐显出,被尘封的历史重现在世人眼前。1974年5月,简牍整理工作初告结束。6月,周恩来总理批示,调拨专列将这批简牍运回山东,并入藏山东省博物馆。 北京大学教授、古文字研究专家李零表示,银雀山汉简的出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古简牍的发现到现在才100多年,真正成批出土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个是银雀山汉墓竹简,一个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这两批古书具有里程碑意义。”
史学界长期争议一朝破解
银雀山汉简的出土,特别是失传1700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是否一人、其兵书是一部还是两部的千古之谜。
经专家整理分析,《孙子兵法》整理出105枚,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其已发现的篇名和《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版本相同。《孙子兵法》也称《吴孙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作者孙武,春秋末年人,因其成名在吴,故称“吴孙子”。
《孙膑兵法》也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本人及其弟子。此次出土的竹简整理出222枚,其中整简达137枚,残损部分每枚也在10个字上下,共得6000字以上。其中,有关历史记载和《史记》有不同之处,如关于马陵之战的叙述,《史记》说庞涓战败后“自刭”而死,竹简则有“禽(擒)庞涓”一篇,与《战国策》所载“禽庞涓”语同。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孙子和孙膑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有人坚持司马迁的观点,认为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两书作者不是同一人;有人认为《孙膑兵法》源于孙武,完成于孙膑;更有人对此质疑,认为孙武和孙膑其实就是同一个人。由于《孙膑兵法》在魏晋时期已经亡佚,因此史学界始终无法拿出实证对第二种观点予以反驳。直到银雀山汉墓《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千年谜案终于真相大白。
《孙膑兵法》原书失传已久,这次出土的竹简虽不完整,但因为字数保存较多,仍然能看出该书的大概轮廓和作者的基本观点。孙武、孙膑实为两个人,且各有兵书传世。在编号为0233号的竹简上,有“吴王问孙子曰”等字样,在第0108号竹简上,写有“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由此看来,吴王面对的孙子是孙武无疑;而与齐威王谈论用兵之策的,则是孙膑。
关于银雀山汉墓墓主人的身份,虽然没有定论,但从一号墓发现的底部刻有“司马”二字的漆耳杯上,有研究人员推测墓主为司马氏,司马本为掌管军事之职,其后代或以其官职为氏。有学者根据从2号墓出土的陶器多为彩绘红陶,陪葬的竹简仅为一部皇历来推断,墓主可能是女性。因两墓相距很近,很可能是夫妻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