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小时候由于生活在大山里,周边又全部栽满树,对黍子这种粮食见都没见过。但当时家中常备的几把笤帚,是用脱粒后的黍子苗儿(穗儿)扎成的,推碾时可不断往碾砣下扫堆粮食。那时候供销社里缺这缺那的,主要日常用品都得自己解决,很多农户种点黍子用苗儿(穗儿)扎笤帚到集市上换点钱,也满足了很多人家的日常所需。
黍子是一种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它主要生长在北方,能耐干旱,是可以在贫瘠地块种植的产量不高的一种小杂粮。由于产量较低,过去农民种植黍子,最主要的用途是扎笤帚、用黍米面蒸“黏黏糕”。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台碾子,我们家一直在这台碾上碾粮食,我和弟弟或妹妹曾围着这台碾转过无数圈,用的都是黍子苗儿笤帚。把玉米碾压成细屑可做玉米糊涂(粥),味道里面有石头的气息、太阳的气息、黍子苗儿的气息,特别好喝。现在可以买到细玉米面,也可以买到玉米颗粒,分别熬粥。但把两种再掺合在一起,怎么做都没有自己碾的玉米面糊涂(粥)好喝。前些年,农村的亲戚们还会碾一些给我们,现在已无任何人有这种耐心了。那时,我们还会把地瓜干洗一洗碾成滑溜的大小不一的片儿,放入锅中烧开后反复多次加入凉水,熬出的地瓜饭也特别好喝。在碾压过程中,粮食会跑到碾砣以外,这时候就需要用黍子苗儿笤帚不断扫回去。由于笤帚把儿前的穗儿是呈九十度下垂的,这种笤帚细软耐用,用起来也特别顺手。
至于“黏黏糕”,我是很晚才见识到的。黍子成熟后收获的籽粒叫黍谷,外壳呈黑褐色,油光顺滑。黍谷粒去壳后即黍米,呈金黄色,一般叫大黄米。孟浩然《过故人庄》有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杀鸡为黍”指殷勤款待宾客。可见古时候,黍是一种招待客人的美味主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大黄米经过粉碎研磨成黍子面后,可以蒸制成我们当地人都叫“黏黏糕”的食品。“黏黏糕”凉透变硬后,可以切片放入锅中用油、盐、葱花等煎炒,吃起来美味异常。正在吃的时候,要是孩子哭,大人会哄孩子说:“不能哭,会黏肚子里出不来了!”其实也有一定道理,黍米不易消化,边哭边吃肯定不利于健康。
由于黍子是中国最早种植的作物之一,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还具有了一些“礼”的含义、家国社稷的意义等。古代普通百姓秋天是用黍子和小猪作为祭品,举行以物祭神荐礼的。我们这儿过年的时候,也要用黍米面蒸的“黏黏糕”在天地棚子上供奉天地全神牌位,因为谐音是“年年高”,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结婚仪式上,新娘下轿时,有人拿着用红布包裹的“黏黏糕”让新娘用脚踩一下,然后进入家门;进入新房,床前要放一个升,新娘要踩着升坐上床去。寓意是一对新人以后的日子会和谐美满,步步升高,年年升高。《诗经·黍离》是东周初一位士大夫路过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上黍稷茂盛,悲伤周室颠覆写出的。诗的开头之句“彼黍离离”,后来产生了多个感慨亡国之词,如黍离之悲、禾黍之悲、黍离麦秀等典故。
每次吃到“黏黏糕”,都让我沉浸入传统粮食文明之中去。我国古代有“六谷”之说,《三字经》归纳得朗朗上口“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我仅仅从诗歌中检索了一下,从《诗经》一直到明代,有无数写“黍”的诗句,直到清代才变得少了。这说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我国最早种植的几种重要农作物里,黍子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后来,“黍、粱(高粱)、稷(小米)”的种植逐渐变少了一些,特别是“黍”,竟至于成了稀缺品种。我想,这是因为红薯(甘薯)、玉米逐渐传入我国,且产量高,口感更好。直到近年,黍米食品又开始成规模开发了。
尽管小时候没见过黍子,但后来一路追寻,对这种粮食作物反而有了一种更深了解。它那碧绿茎叶、油光黑褐黍谷粒、脱壳后的大黄米会时常浮现在眼前,“黏黏糕”的清香气也会飘荡起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