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启动
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
2023年05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烟台5月23日讯(记者 闫丽君) 23日,烟台市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阳,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于琳,烟台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崔立国,烟台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唐鹏斐,分别介绍了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及《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是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的冲刺之年。为落实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工作部署,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日前,烟台市工信局牵头起草、市府办正式印发了《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到2025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20万户,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0%以上等目标,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启动。
  《方案》围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强做优市场主体、链式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助力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金融赋能行动等7个方面细化了任务措施。
  其中培强做优市场主体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通过强化优质企业梯次培育,2025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800家左右;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10家以上,瞪羚企业达到26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达到9家;通过实施骨干企业倍增计划,推动高水平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力争有更多的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企业1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超过300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超过250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超过1000家;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新格局。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方面,主要是推动民营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每年培育20个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智能工厂梯次培育体系,到2025年,全市上云企业达到4万家,工业设备上云数量达到100万台/套。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主要是培育和打造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载体,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达到30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