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超
初夏五月,花开烂漫。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新书发布会暨“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山东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省内外主流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围绕《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赵少峰著)、《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刘建峰著)、《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高海云著)三部专著举行新书发布,并就“文化的生成与传播”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活动分为新书发布和“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两个环节,分别由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高峰教授和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王作成副教授主持。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教授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也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立项建设阶段性成果。全书35万字,从媒介视角全面探讨了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的互动关系。《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运河为轴心建立乡民艺术田野研究的关联性动态视野,通过对乡民艺术鉴赏和再生产维度的多向度解构,探索乡民艺术在旅游产业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模式,揭示能够有效解决运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改革创新问题,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建议。《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
“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会由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王作成先生主持,与会学者对于文化形态的生成、演变与传播问题展开重点分析讨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