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学校的成功,具有可复制性
守护希望,更创造希望,金润铭:
2023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黑眼镜”彭培斌(左)和“白大褂”金润铭。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21年来,“黑眼镜”彭培斌和“白大褂”金润铭跨过一个又一个坎儿。
  2002年到2023年,血液肿瘤的治疗手段和治愈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润铭表示,随着医学进步,现在治愈率能达到90%左右,孩子们住院时间也在缩短。
  彭培斌说:“我们守在病房这么多年,其实就是想让孩子们在住院期间的课程不落下。当他们治愈的时候,回到课堂上,朝着自己的希望,活下来,走下去。”
  “这些孩子得到帮助,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我们就值了。也许这些孩子未来就是医生,是老师,是诗人,是科学家,都有可能。”金润铭表示。
  他们不只是守护希望,更是给孩子们创造着希望。
  有一次,金润铭从门诊回办公室的路上,遇到小雪跟着家长离院。金润铭问是不是经济原因,家长说,这是绝症,没有救,不想再让小雪受苦了。对于患白血病的孩子来说,每一次化疗都很痛苦。金润铭说:“不试试,怎么知道救不了呢?”小雪回到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后来她考上北京一所大学,现在在武汉当老师,还回到爱心学校当过志愿者。
  21年来,爱心学校搬迁过四次,它是“全国首创”,还是一个成功案例。目前,多家医院正在探索成立爱心学校。
  金润铭说:“我觉得它具有可复制性,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推广。”如何复制?金润铭分享:第一,要有爱心团队来做这个事情。第二,要有坚守的人愿意一直来做这件事情。第三,社会志愿者愿意奉献。第四,社会关注。
  至于爱心学校未来怎么走,能走多远,他们希望把接力棒交到年轻人手上。金润铭说:“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上要与时俱进,但是帮助孩子的理念,要一代代传承。”
  很多患儿离开医院后,会改掉名字,忘记这段历史。但忘了也不要紧。孩子出院的时候,在门口喊:金教授、彭校长,我要回家了。
  “我们不说再见。”背过身去,“白大褂”和“黑眼镜”泪流满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