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原雪
合肥,一座被誉为“黑马”的城市。
数字最有说服力:19年内连超9城,多年经济增速保持第一;2020年首次进入“万亿”GDP城市之列,从而正式踏进新一线城市大门;2022年,合肥常住人口新增16.9万人……
然而,合肥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则开始于“风投之城”背后的成功案例:
押注京东方,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产业基地之一,辐射整个半导体行业;“买单”建长鑫存储,啃下国内芯片技术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投资蔚来汽车,再一次搅动新能源汽车的一池春水……
强化“制造业”,并欲在产业转型上寻求更大突破的背景下,淄博为何将学习对象定为合肥?
“赌注”
谈及合肥经济飞升的代表作,京东方无疑是重要一站。
京东方的落子以惊人的速度在合肥版图上迅速扩张。作为以半导体为核心的领跑产业,京东方的出现让合肥实现了一次重要逆袭。
然而,如今看来颇有前瞻意义的产业布局,在最初却是一场并不被外界看好的“赌注”。
时间追溯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加之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让京东方备受打压。此时,正在寻找6代线落脚点的京东方,屡屡碰壁,诸多事项悬而未决。
而在合肥看来,“失落”的京东方却是一次难得的投资招引机会。于是,合肥的魄力在这次合作中初次显现。
记者获知的当时投资建设情况是,除在地块配套条件、土地价格、能源供应、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京东方政策性支持外,合肥尤其还在出资方面拿出了自己的“最高诚意”。
“我们拿出90亿元资金投资京东方,最终敲定了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项目。”合肥市投促局综合信息处处长高燃说。
对当时地方财政收入仅有200多亿元的合肥来说,这意味着,其三分之一的财政全部用来“押注”京东方的“开屏”建设。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落地合肥后,京东方发展迅猛,国内首条TFT-LCD6代线、首条采用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的TFT-LCD8.5代线、全球首条10.5代线以及国内最大规模OGS触摸屏生产线纷纷在合肥落地……以六代线为起点,合肥扛起了显示屏“中国制造”的时代。
京东方带来的乘数效应也十分明显:彩虹、康宁、三利谱、住友化学、法国液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随后纷纷入驻。目前,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已经汇聚了京东方、彩虹、乐凯、康宁、三利谱、力晶科技、住友化学、法液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合肥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产业基地之一,并辐射了整个半导体行业。
另一场“赌注”,则是对蔚来汽车的投资,合肥也就此进入了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区。
当时正处于风雨飘摇困难时期的蔚来汽车,获得合肥的“重磅支持”,从而将其中国总部落户合肥。
而经过多年发展,不仅蔚来汽车的市值翻倍,更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纷至沓来。比如,“造车新势力”的另外三大品牌威马、理想、小鹏,也在与合肥频繁接洽;德国大众则入股安徽车企……
凭借“风投式”的招商引资,合肥成功抓住了产业转型的发展机遇。每一场看似孤注一掷的赌局,换来的都是产业集聚发展的超额回报。
逻辑
“合肥经验”全凭“赌”?
合肥官方曾用一句话公开回应:合肥不是“风投”而是“产投”,不是“赌博”而是“拼搏”。
十分明晰的一点是:合肥的成功绝非偶然,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京东方与蔚来汽车的入驻,在合肥看来并非外界口中的“险棋”。
“合肥拥有全国最为庞大的家电产业规模,有年产几百万台彩电的家电工业园,也面临着等离子、液晶屏幕等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燃说。
无疑,京东方的液晶屏将是合肥家电升级腾飞的重要利器。
同理,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也走到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抓住“蔚来”,才有之后新能源汽车在合肥接续的“未来”。
瞄准新目标的同时,又兼顾当地资源要素实际,这样的招引逻辑下,自2008年起,合肥全面向国家战新产业进军。其中,以光伏、平板显示和汽车零部件三大产业为代表,聚焦16条重点产业链展开布局。
合肥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将继续抓住“链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聚焦“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打造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及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创意文化领域等8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如何布新?
即围绕产业链发展趋势投资。在一条产业链上,龙头企业为“链主”,围绕上下游产业“补链”“强链”。产业链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找对应的企业引到合肥来。
实际带来的效果是,一家企业生产环节的始末,都能够找到本地企业的支持,从而再度带动链条上更多上下游企业来到合肥,形成集聚。
依靠这样的引力模式,合肥汇聚了科大讯飞、维信诺、阳光电源等一大批龙头产业集群。
以投促引是产业,以商招商是资本。政府和资本组团,是合肥能够做大做强的另一个抓手。
企业引来,项目落地并不是结束,产业除了政府的补贴,更需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合肥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进行重组整合,组建了三大国资投融资平台——建投集团、产投集团和兴泰集团。
截至目前,合肥国资累计向战新产业投入资本金超过16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5300亿元,仅2021年当年就有9个百亿级的战新产业项目落地。
此外,合肥国资打造了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的国有基金丛林,创新采用“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等方式,发挥国有资本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国资孵化投资项目不谋求控股,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而是持续赋能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与扶持。
紧抓产业链与资本两端,合肥显然有备而战。
延续
合肥,淄博,一南一北,诸多方面有所不同,淄博为什么要学合肥?
记者发现,5月6日和6月4日,淄博市委常委会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均把主题放到了聚焦经济发展上。
5月25日至26日,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率队赴合肥市,学习考察高新区建设发展、招商引资和产业基金运作等创新经验。
7月12日,马晓磊就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深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新医药企业开展调研,强调要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构建高端引领、链条完整、生态完善、效益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种种官方的动作,均“同频式”指向了合肥。
招商模式、科研转化、决策执行、干部作风……城市的进阶,往往存在着相似的发展规律。
7月4日上午,淄博媒体到合肥的第一站,就与合肥市委组织部、投促局、财政局、国资委、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局的相关负责人员座谈。
3个多小时的会谈,透视的不仅是座谈内容本身,还有来自于合肥干部团队干练的精神面貌。
“合肥经验并不是单一的,包含了核心决策、维护机制、人才团队的打造,一步一步慢慢成熟之后形成了一个总体思维模式,合肥的‘风投’并不盲目,每一步都立足于合肥发展本身去选择。”高燃在座谈会上表示。
为了能与企业同频对话,并解决企业根本问题,上到领导,下到最基层的招商人员,都在深入学习研究产业投融资政策、上市企业招股等各种与产业相关的信息。“我们普通的招商人员都能具备全产业链知识。”
合肥市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王松强说,合肥同时也在比肩浙江的先进经验,各产业链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或壁垒需要跨部门甚至跨省市进行解决,发改委相关部门将会出动进行协调,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优化产业链组织架构,带动部门推动产业链的正向发展。
魄力与担当,在高燃看来是合肥成功的关键之一。
不怕出错,敢于试错的精神,也渗透于合肥模式的各个层面。
比如基金容错机制的突破:合肥会根据不同基金类型和投资项目类型,给予不同的容错机制,即允许一定比例的投资失败。当前,合肥天使基金、种子基金风险容忍度分别提升至40%、50%,成为全国天使基金、种子基金风险容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淄博也在行动。比如,6月开始,淄博14名干部就远赴合肥展开了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
“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招商,我们正深度学习和理解合肥的政策体系以及延续方向,我们一定会把合肥的经验带到淄博并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淄博市科学技术局政策法规与创新促进科科长刘玉栋表示,这也是14位淄博挂职干部当下最重要的工作。
从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到如今潜力无限的新一线城市,合肥的裂变历程,也正在给淄博带来更多信心。
显然,淄庐之约还将继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