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里的中秋逸事
2023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郑学富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风俗习惯源远流长。而这些习俗又与民间神话故事紧密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玩月风俗得以流传千古。“夜游月宫”“牛渚玩月”“赏月雅集”……我们从古人的绘画中可窥见一些中秋逸事。

  明皇梦游月宫
  “铁龙一掷九万里,银桥冉冉行秋水。霓裳不是世间音,只有嫦娥似妃子。恍然一梦酒初醒,依然玉座云丹屏。明朝写出天上曲,却笑羯鼓羊皮腥。人间万事如秋草,离别苦多欢乐少。崎岖万里锦官城,此身曾作银桥行。”宋人赵文的《明皇游月宫歌》描述了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明代画家周臣的《明皇游月宫图》则形象地再现了唐玄宗游月宫的情景。画面上桂树挺拔,郁郁葱葱,唐明皇在众人簇拥下款款而行,前面有一官员躬身引导。广寒宫前,琴弦笙歌,全图笔法工细,继承了南宋笔墨精妙的传统,注重人物个性的展示、人物与环境的配合,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神态、服饰的刻画。
  《旧唐书·玄宗上》载:玄宗“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唐玄宗多才多艺,因此他过中秋节也颇具诗情画意。据《唐逸史》等相关文献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八月中秋,唐玄宗李隆基与方士罗公远在宫中饮酒赏月。望着皎洁的月光,玄宗不由得说:“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好去处。嫦娥窃药,奔在月宫,既有宫殿,定可游观。只是如何得上去?”罗公远说道:“这有何难?”说着,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一座银色大桥,直通月宫。于是,玄宗与罗公远二人移步踏上银桥,直上青云。走上十余里,见到一座城阙,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珑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鎏金大字“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说:“此乃月宫也。”玄宗从大门走进去,但见庭前有一棵大桂树,扶疏遮阴。仙女数百,素衣飘然。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默记下仙女们优美的舞曲。回到人间后,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有“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诗句。此曲最初由杨贵妃亲自表演,但宴请宾客总让“娘娘”作舞,有些屈尊,便改由舞艺出色的杨贵妃侍女张云容表演,再后来改为双人表演,最后由15岁以下少女组成的300人大型舞队表演。唐明皇夜游月宫由此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了“广寒宫”之称。元末明初学者胡奎有诗曰:“碧天万丈綵虹秋,羽队傞傞舞未休。玉宇高寒留不得,回光却照望京楼。”
李白泛水望月
  明代画家谢时臣的《谪仙玩月图》描绘了谪仙李白泛水赏月饮酒的情景。画面近景,江边岩石嶙峋,其上灌木草丛点缀。旁边的树木有的已经落叶,有的仍然葱绿,有的已被秋霜染红,几只寒鸦或飞翔,或栖息在枯枝上。江水烟波浩渺,天水一色。江边数丛芦苇随风摇曳,从中驶出一只小舟。船头上的李白侧身斜坐,他身着袍服,头戴帻巾,手举酒杯,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对酒当歌。身后船舱内一童子手捧酒器随时斟酒,舟尾站立的船家正奋力撑篙。画家用流利的细线勾勒,将激流漩涡、惊涛拍岸的水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并与江上行舟和天上飞云构成一种强烈的动感。画中人物形象用笔粗率简括,李白潇洒飘逸、举杯邀月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其高洁孤直、铮铮铁骨的诗仙风姿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泛江赏月之俗早在晋代就有。东晋建都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今采石矶),中秋之夜,他泛舟牛渚江上赏月,听到一艘运租船上有人咏自作的《咏史》诗,声调清和,辞藻出众,他驻听良久,大为赞赏,便邀来叙谈,此人即是穷书生袁宏。袁宏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年少时其父去世,家道因之中衰,以运租为业。谢、袁二人身份悬殊,却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至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赏识,从此踏上仕途。“牛渚玩月”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此后文人雅士亦趋之,于是泛舟、登楼赏月者连绵不绝。到了唐代,中秋赏月开始兴盛,其内容也融入了唐朝开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时代精神,演绎出更多的传奇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与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活灵活现,使中秋文化充满瑰丽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唐开元十五年秋,李白途经牛渚,饮酒赏月,听说此段佳话,望月怀古,遂作《夜泊牛渚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满腹经纶却无人赏识,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还有一次李白在中秋夜金陵板桥浦泛月独酌,抬头望着云中隐隐约约的月亮,侧耳倾听瑟瑟的秋风和江水拍打船舷的涛声,回忆起南朝谢朓这位才高命蹇的前代诗人,感慨万千,作诗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在清朗幽静的月夜中,李白独酌赏月,引发了对先贤的缅怀遐思,抒发了世无知音的感叹。
中秋赏月雅集
  清朝大臣、蒋派花鸟画艺术代表人物蒋溥所创作的《月中桂兔图》,记录了乾隆二十三年中秋夜,发生在避暑山庄的一次赏月雅集。
  在清宫的各种节令活动中,每个节令都有具体的典制,其中“中秋节”占有突出的地位,到了乾隆时期节令定制更加详细。乾隆皇帝的生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三,清代将皇帝的生日称为“万寿节”,依照惯例,一般都在避暑山庄举行庆祝活动。乾隆皇帝的生日与中秋节只隔一日,因此,乾隆帝下旨说,万寿节和中秋节连在一起放假三日庆贺。每年八月份,清朝皇帝都要到木兰围猎,在避暑山庄过中秋节。乾隆帝从即位第六年起,开始巡幸塞外,至乾隆六十年,共巡幸塞外49次,在避暑山庄度过了48个中秋节。
  中秋期间的避暑山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拜祭月亮、赏月饮酒、观灯赋诗、品尝月饼、观看戏曲等。每项活动都场面庞大、热闹非凡。乾隆皇帝在中秋期间要给皇太后请安,侍奉和宴请母后,并要为母后作中秋侍宴诗。乾隆二十三年中秋夜,山庄明月高悬,银辉尽洒,丹桂飘香,秋色宜人,乾隆帝与群臣把盏赏月,气氛热烈,一个个酒酣耳热,神采飞扬。大臣蒋溥激动不已,现场挥毫作了一幅《月中桂兔图》,以示祝贺。此图表现的主题是圆月、桂树、玉兔。圆月以墨笔绘就,冷月清辉,倾洒人间;桂树的干、枝、叶也采用墨笔,其花以橘黄色点染,似有花香飘出,为寒月宫增添了几许暖意;玉兔以干笔写皮毛,焦墨点睛,静卧在草丛之中,憨态可掬,活泼可爱。此图让人联想到玉兔、桂花、明月之间的关系以及美丽的民间传说。
  乾隆帝看了此图后,也是异常兴奋,喜欢题跋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乘兴在画上题诗一首:“秋暖无端迟桂芳,缀枝初折几苞黄。玉兔静守冰轮朗,画出人间满意凉。”乾隆帝的诗写好之后,群臣争相传阅,交口称赞,大臣们纷纷步韵和诗。蒋溥和诗:“宸襟拈句发清芳,惭愧濡毫数点黄。恰遇山庄开寿宴,兔轮初上碧天凉。”刘统勋和诗:“蕊珠颗颗领秋芳,风露连宵色染黄。驻景不烦寻玉杵,冰轮影现永清凉。”董邦达和诗:“广寒高处落秾芳,颖暎金枝浥露黄。正是敷天开寿域,重轮无际一天凉。”刘纶和诗:“一株玉宇领巌芳,顾腹祥占抱珥黄。天咏题成广寒谱,云璈合与奏新凉。”介福和诗:“玉兔爰爰守桂芳,金波湛湛着花黄。普天恰祝如恒寿,风露先披上苑凉。”刘统勋、董邦达、刘纶、介福均为朝中大臣,董邦达兼有官员和书画家两重身份,刘纶擅古文辞,亦能诗。此画最大的特点,是诗、书、画巧妙配合,互相映照,其中画作题诗中的“冰轮”“兔轮”“广寒”“重轮”等语,都是月亮与玉兔的隐喻,也将月中玉兔、桂树的优美传说演绎得美轮美奂,从而烘托了中秋主题,成为一件精美的风俗画作品。从《月中桂兔图》可看出清代乾隆时期对汉族传统习俗的承袭,感受到皇帝与臣僚之间以诗画共度中秋的雅集场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