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研究“换导师”意义不该止于公众热议
2023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这并非小说标题,而是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最近,这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2017届毕业生的论文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论文中,作者以访谈方式对话、还原、分析了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主要访谈对象为更换导师的同学,这名同学提到,自己被调剂分配至一名导师门下,数次与导师发生矛盾。
  作为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文章并没有停留于戏剧化故事演绎,而在后半部分深刻反思了当前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评价和建议。作者还提炼梳理了五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分别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导学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这篇论文不仅形式和选题令人耳目一新,也符合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
  近年来,无论是见诸媒体报道,还是在不少学生的现实体验中,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矛盾确实有扩大化之势,甚至出现个别极端恶性事件。这一现象,无疑值得教育学研究者认真调查,并加以研究分析。值得肯定的还有作者的导师以及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他们没有因为这篇论文直接牵涉学术圈的利益和“面子”、话题有些“敏感”而拒绝通过选题和论文。学术研究就应该秉持这种开放的态度,坚持以专业视角评价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平,而不被任何非学术的因素影响。正如有网友所点赞的,这篇论文能够通过,就是学校“开放和包容”的体现。    据光明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