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就诊实现全面诊疗
青岛市市立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改善就医体验
2023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年来,青岛市市立医院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在患者一次就诊过程中,由各学科主任牵头组成资深“专家团”共同接诊,“一站式”解决患者因疾病复杂而奔波于各专业门诊的烦恼,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记者 刁明杰 通讯员 刘芳
  打破学科壁垒
一次就诊实现全面诊疗

  一段时间以来,以单一专业划分的专科诊疗模式有时不能满足患者全面、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门诊上很多病人是多系统疾病,往往需要挂几个专家号才能解决问题,或同一疾病需多专业讨论才能得出最佳诊疗意见。青岛市市立医院通过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为不同专业专家搭建面对面沟通讨论的平台、为病人提供“一站式”、高质量、高效率的门诊诊疗服务。
  在患者一次就诊过程中,由各学科主任牵头组成资深“专家团”共同接诊,采取三固定原则(固定专家、固定场所、固定地点),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患者提出的每个疑惑都进行最详尽、权威地解答,“一站式”解决患者因疾病复杂而奔波于各专业门诊的烦恼,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为方便患者自行预约,医院在微信服务号上开放“多学科综合门诊”预约路径,患者可自行预约并上传诊疗资料,医院多学科会诊中心工作人员后台审核并协调会诊事宜,作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纽带,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会诊服务。对不方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医院还专设了预约咨询服务电话(本部院区:0532-82716767,东院区:0532-82716868),保证及时接收并反馈患者的会诊需求。
发挥“联动”优势
精确诊疗守护人民健康

  2022年3月,因在检查中发现肺部出现小结节,49岁家住潍坊的陈女士慕名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预约了肺小结节多学科门诊。之前她在外院多次就诊,被告知可能是恶性病变,需要手术治疗,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肺小结节联合门诊,专家们仔细研究了患者过去三年的影像资料,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根据专家们的专业判断,他们认为患者的肺小结节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随访即可。听到这个诊疗意见,患者当即流下了欣喜与感激的泪水,并向参与会诊的各位专家深深地鞠躬致谢。会诊的准确诊断和给予的专业意见,让陈女士避免了因误诊而面临开刀的痛苦。
  “也有患者觉得呼吸不顺畅、老咳嗽,以为病情很轻,来看呼吸科门诊,结果一做检查,发现他肺部有结节了,而且比较严重,可能是恶性的。根据患者的意愿,如果同意进行多学科联合的诊断,我们会建议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放射科参与进来,确保患者尽快得到明确诊断。”市立医院本部门诊部主任刘杰表示。陈女士只是众多经肺小结节团队会诊的患者之一,多年来,有很多经过会诊排除恶性肿瘤的患者,也有很多患者被早诊断早治疗,也有肺结节病的罕见病患者在这里得到明确诊断。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多学科门诊在肺小结节联合门诊团队的引领下,发展到各个专业和各个学科。多学科联合门诊开设以来,本部和东院两个院区共开展了胃肠肿瘤联合门诊、妊娠期糖尿病联合门诊、颅内肿瘤联合门诊、疑难脑血管病联合门诊等50多个疾病的多学科综合门诊。
推行“迎前服务”
为就诊者提供最大获益

  为了让疾病更早地发现和治疗,医院采取“迎前服务”,主动开展疾病筛查,根据专业科室专家确定筛查条件,医院门诊部、病人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筛查,对符合筛查条件的非当前就诊专业的阳性症状推送给专科专家进行预审核,并主动与病人取得联系,推荐诊疗建议,避免延误病情。
  目前,医院定期筛查病种已有肺小结节、脊柱肿瘤、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48种疾病,并将陆续扩展到全病种管理。
  今后,市立医院将不断优化各个专业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不同疾病建立多个协作团队,集中医院优势资源,搭建综合诊疗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一站式诊疗服务,竭尽全力为病人就诊提供最大获益、最好体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